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情缘 > 正文
 
我与民进的生死情缘
(2014-7-7 15:40:00) 来源:成都
范华银
 
      人到中年,家庭、工作、事业、社会压力一齐压来,稍不注意和及时减负,身体就会积劳成疾,出现大问题。就在长篇军事历史小说《黄河魂》即将杀青的2003年6月6日,我被查出腹部有一个肿块。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差点把我击倒。妻更是焦急万分。
      我生病的消息在第一时间由民进新都总支老主委、我的直接领导、新都区政协文史委主任李希绪同志通知了总支领导唐顺发主委,在总支新老领导的直接关怀和奔走下,新都区人民医院刘继东院长和刘业彪主任帮助我顺利住进华西医大附一院外科大楼。
      床位空前紧张,主治医生雷文章教授只好在病房的角落里为我加了一张单人钢丝床。30平方米左右的病房里有病员及家属近20人长期活动,显得十分拥挤、嘈杂。病痛已折磨得我昼夜不能寐。胞兄从绵阳赶来照顾我,区政协特准,为我请了一个护理员。所有这些,都使我焦虑而恐惧的心稍觉宽慰。
     入院第二天,新都区政协、区委统战部、民进四川省委调研处、民进新都总支和一中、二中、桂湖、文艺支部的领导和代表,以及区政协各办的同志们都先后前来看望我,并送来慰问品和慰问金。区政协为此还在机关内组织了一次捐款活动。这些都使我感动不已。特别使我感动的是,民进四川省委主委苟建丽同志在去北京开会的途中,还特意派出省委会机关的几位处长到医院看望。
      最使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民进成都市委主委傅勇林带领班子成员和各处领导多次来看望我。傅勇林主委见我躺在墙角一张连头脚都难以放平的又矮又窄的单人钢丝床上时,立即要求组织处长戚瑾,马上联系民进华西医大支部主任李绚与院方协调,尽快解决我的病床问题。当日下午,李绚老师冒着酷暑前来安慰、鼓励我战胜疾病,并表示尽力办好市委会交给的任务。李老师多次与雷文章教授协商后,我终于住上了宽大舒适的病床,为日后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当时病房、楼道都住满等候手术的病员和家属的情况下,要住上正式的病床该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啊!要是没有民进组织的关怀和李绚老师的多次奔走协商,以及我妻无微不至的精心护理,我哪能很快康复呢?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后,我给李老师打过一次电话,希望能当面向她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时,她却婉言谢绝了。予人帮助不言谢,这品德又是何等的高尚啊!我一个普通的民进会员生了病,却得到了区政协、区委统战部领导的热情关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我曾于奥运圣火在祖国大地燃烧,成都民进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怀着感恩之心著文《生命之光》,发表于铁血军事网和新浪博客,向关心、帮助我渡过生死难关的领导和同志们、朋友们表示了最诚挚的谢意!我谢谢他们在我生命的危急关头所给予的宝贵支持、鼓励和帮助!
      手术仅仅只是探查而已,并没解决什么问题。在极度的虚弱与恐惧中,我被一阵遥远而深情的呼唤惊醒。妻已哭成泪人。朦胧中看见床边站着新都总支文艺支部的同志们。处于浑身疼痛的我,也不知他们说了些什么,只记得像是在华灯初上之时,他们挥手向我告别。此后两周间,身体已开始浮肿,持续高烧不退,米面皆不能进,甚至连胞兄熬制的鲫鱼汤也不能下咽。此时病理报告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病魔之凶险,闻所未闻;心情之复杂与绝望,难以言表!兄与妻四方奔走,寻医会诊后,我住进了肿瘤化疗科。
     在化疗科里,老专家谢明英和肿瘤治疗专家罗德云教授反复研究,为我精心设计了一整套化疗方案。首次化疗当天,高烧即退,肿亦渐消。医学奇迹出现,生命之火再次燃起。在民进四川省委、成都市委、新都总支领导以及区政协、区委统战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鼓舞下,我接受了七次化疗,奇迹般地康复了!
     在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我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个民进会员、政协委员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在病情刚刚得到缓解时,区委统战部长向敏和总支主委唐顺发同志来看望我时,我要求不再担任总支副主任。民进四川省委研究室的同志给我送来了由我承担起草的《医保政策亟待调整》的党派提案和省政府的回复,并叮嘱我安心休养。是民进组织给了新生,我要在有生之年里,继续为民进组织添光增彩,不辱使命。在与癌魔拼搏中,我努力参加了区政协的各种委员活动,先后为民进四川省委会和成都市委会写了近十篇信息及提案和参考资料。2006年,我被民进四川省委评为先进信息员。2007年,我受民进新都总支委托,担任《新都民进二十年》一书的副主编与执行编辑兼总校。协助主编唐顺发较好地完成了该书的编辑、出版与发行工作,得到了民进四川省委会、成都市委会及有关方面领导和会内外同志的好评。
     我酷爱书法,是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在成都、德阳巡回展出,被收入民进成都市委书画院和民进新都总支所编的书画专辑。2008年8月,我的行书“迎奥运”入选参加“祈福奥运四区市县离退休老干部书画摄影作品联展”。同时,我还与支部其他同志一道,积极参加总支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和总支与区委统战部组织的“三联系”活动,为村民义务写春联,为所联系的镇、村、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我带病继续担任区政协常委,于2005年率先提出了《关于在我区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该提案被列为主席督办提案。新农合当年在我区全面推行,使近50万农民受益。新都区电视台为此多次采访我。如今,我虽提前退休,但我还担任了区政协文史委员、区作家协会会员,受区委党史办邀请编写了《中国共产党新都区历史》(1927——1949年),同时完成了《中国共产党新都区历史人物》(第一卷)的编写,以及《国家政区大典·成都·新都卷》的编写。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我老家北川县通口镇老屋倒塌。绵阳、都江堰的亲戚前来新都避难,我竭尽全力在生活上照顾、在精神上安慰他们,尽量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我还力所能及地参加了民进为灾民的义捐活动。我在参观“5·12”汶川大地震大型图片展留言簿上写道:“地裂山崩摧不垮万众一心,桥断路绝斩不断骨肉情深。举全国之力抗击天灾,是民族精神之洗礼,民族团结之检验,民族力量之凝聚。”
      2008年5月12日,我刚买回电脑,录入、修改、充实长篇军事小说《黄河魂》。下午2时许,大地震袭来。在山崩地裂,房毁人亡,病魔袭击的环境下,我对生活依然充满了热爱,对事业依然不倦追求!终于完成了历时22年、66万字的《黄河魂》,并在铁血军事网上发表。接着,我又在多年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细心研究,于 2009年写成了历史专著《悲壮的史诗——红四方面军纪事》50.3万字。2010年我又整理完成了原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卢彦山同志《二十年烽火路——跟随刘邓北战南征》回忆录和人物传记共27.12万字。本书获铁血网“军旗魂·征文活动参赛作品”三等奖。这三部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在军事、军史界引起了较大反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原军长吴效闵少将之子吴森约请我参加陈赓、陈锡联等将军子女到大别山扫墓祭奠活动,我为第13军军史展览馆提供了图片资料120余幅,以及大量有关13军建军的史料。王树声大将之女王宇红专程来成都拜会我,并约请我参加2011年举行的纪念红四方面军成立80周年大会。《黄河魂》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杜义德的子女杜红以及第六纵队的后代,与我建立了长期联系。
     《黄河魂》小说在网络发表后,得到了傅勇林主委的高度重视。他亲自联系四川文艺出版社,协商出版事宜,社里安排张庆宁女士担任责任编辑。2011年,四川省商会副会长费永刚先生出资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印制了《黄河魂》100套(上下册),作为民进中央常委会成都会议用书,得到一致好评。2011年5月19日,民进成都市委在《关于恳请严隽琪主席题写书名的报告》中说:“我们认为,范华银同志作为民进会员,身缠重病犹不辍著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正是躬身实践‘以党为师’的具体行动,堪称成都民进会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榜样。范华银同志本人恳请,考虑到范华银同志对成都民进的贡献,更好的激励我会广大基层会员积极投身会务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发扬传承社会主义优秀历史文化。民进成都市委经慎重研究,恳请会中央严隽琪主席为《黄河魂》一书题写书名。”由于经济原因,《黄河魂》最终没能出版实体书,但是,傅勇林主委、费永刚和谭旸同志所付出的努力,却是我终生难忘的。
     2012年初,我在民进新都总支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出开发艾芜文化资源的建议,立即得到了总支领导唐顺发的重视,上报民进市委会。民进市委会和新都总支组成了联合调研组。民进成都市委副主委、秘书长温建平多次带领我们到清流镇开展关于艾芜文化的调研。唐顺发代表调研组撰写了社情民意《艾芜文化濒临失落,亟需拯救》,呈送民进成都市委会。民进成都市委主委、副市长傅勇林结合全市调研的情况,在中共成都市委与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上作了《充分整合我市近现代文化名人资源、铸造闪亮城市文化名片》的发言,提出在新都区清流镇打造集成都近现代文化名人于一镇的中国独一无二的“天府近现代文学小镇”。这一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艾芜故居打造工程已经正式启动。艾芜文化必将成为新都新的城市文化亮点和文化品牌,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城市。
      2012年11月22日,我受邀参加了名山县“纪念红军百丈关战役77周年”座谈会,发表了对百丈关战役的研究成果并对山革命老区建设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
      在与病魔拼斗的十一年里,我先后又完成了长篇新农村小说《犀牛镇》、40集谍战电视剧本《抉择新都1949》、36集新农村题材电视剧本《花香果居的婆姨们》、电影剧本《围龙屋的女人们》,先后发表于中国剧本网、中国剧作家协会网,并被吸收为中国剧作家协会首批会员。40集谍战电视剧本《抉择新都1949》,引起了新都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高度重视,从不同渠道呼吁和策划投拍。
      成都市副市长、民进成都市委主委傅勇林以及秘书长唐明远、温建平等领导同志每来新都,都要关心和询问我的健康状况,要我全力保重身体。但是我想,在盛世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完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明,我要继续为党的事业奉献力量;我的生命和健康离不开民进组织的关怀和帮助,我要尽其所能为亲爱的民进组织增光添彩,让生命之光更加绚丽!只有这样,我才觉得没有虚度此生,没有辱没民进会员的称号。
 
 
·下一条:一半是教育 一半是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