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情缘 > 正文
 
心系《教师之友》 人为教师之友
(2014-7-7 16:04:00) 来源:
 

肖树愚

《教师之友》是1983年民进成都市委会与四川教育出版社合办的公开发行的面向全国小学教学,贴近教材,服务教师的教学业务刊物。它每年以2-3万份的发行量在全国起着教学研究排头兵的作用。广大读者亲切地把《教师之友》称为“良师益友”、“知心朋友”。同时,《教师之友》也为发挥成都民进教育界会员优势,扩大民进组织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每每忆起《教师之友》的辉煌,我总是忘不了为之付出艰辛努力,甚至可以称之为不可磨灭贡献的三位长辈——李仲耕、孙谦、傅懋平。近日,91岁高龄的李仲耕辞世,我在惋惜之余也真切地感受到岁月既有不饶人的残酷,更有催人的紧迫,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我有责任以李老为主线将我亲历的感动书写下来,以励后人。

李仲耕从事小学、师范教育45年,退休后仍坚守岗位,退而不休,继续为教育事业作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党派纷纷恢复组织活动,李老感到特别兴奋,为能实现多年的夙愿,尽快回到民进组织中来,“力尽绵薄,以尽有生之年”。李老1981年申请加入了民进,“愿在民进组织的教育帮助下,为建设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82年市委会成立“文教委员会”,李老任副主任。在讨论文教委员会工作时,李老曾提出办《刊授师范》的设想。因当时正值拔乱反正,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数十万农村教师文化和业务进修急需一本教学参考读物。民进是以教育界会员为主的党派,要响应党中央和会中央“挖掘潜力、扩散智力,为四化作贡献”的号召,发挥我会优势、就要真正为教育做一些实事。经过酝酿,市委会责成文教委员会筹办《教师之友》编委会,并以小学为开端,办一个教学参考性质的,用活页形式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决定作出后,李老便积极着手准备工作,并与四川人民出版社(教育社尚未恢复)、四川新华书店、邮局等单位逐一落实、联系出版、发行、邮寄等事项。19837月《教师之友》(小学版)以32开活页本形式问世了。它根据当时小学教师的需要,包括语文、数学的基础知识,两种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三方面,设有“学习大纲”、“教材探讨”、“教学交流”等十个栏目。半年出版三辑,在全国印刷发行达40万册,仍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广大读者认为《教师之友》内容实用、具体,对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真是“雪中送炭”。《四川农民报》说“你们为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办了一件大好事”。在民进中央五代会上,出席会议的老教育家看到《教师之友》十分高兴,他们说:“这是四川同志对社会(教育)的贡献,每辑发行十多万册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1984年初,《教师之友》编委会、编辑部正式成立,李老任编委会副主任、编辑部副主编(专职),具体负责《教师之友》的编辑工作。此后《教师之友》作了改进,调整了栏目,增加了封面,并邀请民进中央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了刊名。民进中央副主席、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为刊物题词“要了解儿童,才能教育儿童,把他们教育好”。老教育家张秀熟撰写了专文《小学教育乐》,全国特级教师霍懋征撰写了《教书与育人》等等,使刊物份外增色。在民进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副省长何郝炬说:“《教师之友》全国发行,对交流教学经验,帮助广大小学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民进四川省委领导希望有关部门和会内外同志给予有力支持,同时希望成都市的同志群策群力,办出特色,让这棵小树茁壮成长起来。至1984年底《教师之友》共在新华书店发行九辑(双月刊)约100万册。此时国家出版部门已将《教师之友》列为重要发行书刊,于1985年正式交邮局发行,发行量达2万份。1993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32开本改为16开本,彩色封面。《教师之友》在1995年度全省期刊等级评定中被评为二级刊物,并始终保持全国发行量2-3万份,1999年因政策调控,《教师之友》才转为省级教育部门主办。

而对创刊初期既无办公经费,也无办公地点的困境,李老没有采取等、靠、要的态度。他自费去北京,为《教师之友》在首都建立联系网点,并专访老教育家王企贤,联系十多位北京、上海的特级和优秀教师为该刊撰稿。他还到会中央送书,请会中央领导为该刊题词、写刊名。在编辑部还没有办公室的时候,李老和傅老(懋平)两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提着包包今天在你家,明天到我家,和编辑部的同志用“打游击”的方式商讨稿件,所以有人开玩笑说他们是“包包编辑”、“游击战编辑”。我会的老同志还曾记得在大慈寺市委会办公楼后的一间平房里,后半间仅能摆一张桌子的地方便是市委会后来为《教师之友》编辑部挤出来的一席之地。就在这半间小屋里,李老和傅老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都坚持在这里认真地阅读每一位读者来信和稿件,分类整理,逐一回复。并坚持每周一次例会,和编辑同志一道讨论、审阅、编辑稿件。就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保证了《教师之友》每一期的质量,并按时顺利发行,为民进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教师之友》从1983年创刊至1999年转办,17年来经历了教学的检验,得到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一致好评。它为广大小学教师进修、交流、学术研讨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被广大教师视为真正的朋友,李仲耕老人也以他德高望重的人品和丰富的经验真正成为了广大教师不曾谋面的挚友。

·上一条:情笔合一成就致敬信
·下一条:一生大爱在特教——特殊教育家罗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