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组织 > 遂宁 > 正文
 
余琴:真正帮到村民心坎上
(2020-11-20 14:31:00) 来源:

邓小君

    “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人民群众就把谁记在心里。”民进船山区总支会员、区司法局基层司法所所长、桂花镇黄龙村脱贫攻坚帮扶驻村工作队队员余琴,一直把村民的事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切切实实为村民们解难题、办实事。自2018年6月成为黄龙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以来,余琴深入走访明底数,开拓项目强经济,宣讲政策抓落地,统筹防控保成果……作为一名“九零后”扶贫干部,她始终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来办,获得了村两委和群众的一致认可。她先后被表彰为市“优秀驻村工作队员”、2020年船山区“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

      精准摸排
      找准发展路子

   “要找准发展路子,就要先了解村里的真实情况。”从驻村第一天起,余琴就坚持每季度遍访全村在家农户,和村民交朋友、结亲戚,听村民讲村情、说民意,“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并且要立说立行加以解决。”
      勤勤恳恳的实地走访,余琴掌握了黄龙村最为准确、最能反映村民诉求的第一手资料,不仅让她实实在在地走进了村民心里,还让她帮助该村找到发展路子。
    “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村里撂荒地较多,于是就想把这些闲置的地用起来,发展村里的集体经济。”余琴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立足本村特色强项,争取到专项资金10余万元,用于25亩撂荒地的整治与屯水田的修建,并引入优质水稻发展项目,第一年就丰收1.5万余斤优质水稻,为集体经济增收3.5万余元。

      吃透政策
     让村民得实惠

      帮扶政策再好,也需要群众自身努力向前跑。如何让贫困群众准确明白政策内容,是横在余琴心里的一道难题。
    “只有自己吃透政策、明白贫困群众真正所需,才能把政策讲到村民心坎上,让上级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余琴通过一遍遍深入研读相关政策,做到了真学、真懂后,再挨家挨户向村民解释。
      尤其是在产业扶持基金普惠群众政策上,为了打消贫困群众的心理梗阻,打通产业扶持基金普惠群众的“最后一米入户路”,余琴利用与贫困群众建立起的深厚感情基础,以最朴实、最简单的“乡音”,为每一位贫困群众讲清政策中的各个专业术语,讲清每一项条款的责任义务,最终打消了贫困群众的心里“疙瘩”,当年就为每户平均增收720元,确保脱贫路上全村无一掉队。

      统筹抗疫、脱贫
      打赢两场“硬仗”

      今年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如何保证疫情防控无疏漏、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成了当务之急。
      自疫情阻击战打响后,余琴立即投身抗疫一线,与全村党员干部一道,逐户上门排查外地返乡人员信息及接触史,核实居家隔离落实情况,并指导需外出务工的5名贫困群众做好健康证明申报和体检,帮助5户留守老人代购物资。
     在入户走访时,余琴还收集掌握村民需代销农产品的品种、数量和农户价格要求,主动联系机关食堂、生活小区等,搭建销售渠道,拓展销售市场,帮助村民销售蔬菜1000余斤,鸡蛋、鸭蛋500余个,尽最大能力减轻了疫情对村民收入的影响,确保了脱贫攻坚势头不降、增速不减。
                      

 

·上一条:船山潼南两地民进组织结对共建友好基层组织
·下一条:吴新春一行到鹭栖湖学校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