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提案议案 > 正文
 
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提振我省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
(2022-1-15 14:31:00) 来源:

省委会


      2018年我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112.75亿元,同比增长13.3%,旅游业迈入“万亿级”产业集群。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围绕建设文旅强省目标,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系。
      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筹规划,区域发展不均衡。
      当前,我省乡村旅游产业运营较粗放,项目较雷同,产品缺乏特色,同质化严重:一是对地方特色资源缺乏因地制宜的挖掘、整理,盲目的照搬复制;二是缺乏区域协同发展理念和尊重市场规律的合作意识,个人主观意识决定乡村发展方向、方式。
    (二)缺乏机制保障,政府扶持不足。
      一是乡村文旅资源融合发展过程中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政府引导不够导致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意识和动力缺乏;二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不足,部分乡村旅游体验环境尚需提升;三是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配套建设不足,乡村文化传承、发扬和传播乏力;四是乡村旅游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出现乡村旅游发展不协调。
    (三)文化特色不明显,产品形象不突出。
      对浓厚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和优质自然资源挖掘不够深入,文旅产品缺乏创意,游客难以产生购买欲望,眼中影响乡村旅游收入。
    (四)投融渠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
      一方面政府投入资金不能完全支撑乡村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投融资在自身体系方面不完善,投入的资金数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投融渠道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发展。
     (五)缺乏新型人才,创新意识不足。
      我省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专业人才较缺乏,激励政策不完善,从业人员自身所具备的创新意识与发展策略较少。
      二、对策建议
    (一)进行科学规划,深化区域合作。
      融入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各区域文旅资源进行仔细摸查梳理,从村、镇、区、市各级层面入手做好总体规划布局,避免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深入挖掘各地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各区域优势,积极按照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开展“天府旅游名牌”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打造具有区域特征和地域文化的整体品牌来提升地方文旅项目长期竞争力。各乡村在产业分工、区域合作、客源市场等方面明确自身的定位,积极互通、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增强区域合作意识,深化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二)加强政府扶持,完善配套设施。
      制定配套落实政策、实施方案以及保障机制。一是加大对乡村文旅产业的优惠力度或资金扶持;二是建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机制;三是出台乡村文旅人才培养及引进政策;四是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和旅游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和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五是做好管理及监督工作,提升相应的服务水平,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充实的保障。
    (三)重视文化挖掘,创新文旅产品。
      一是各地要讲好自己的文化故事,突出文化的地域性和本土特色。在推动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时,要从实际出发,以当地优秀特色文化来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努力从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全方位体现地方文化元素的融入,塑造文化的个性和比较优势;二是走品牌化发展之路,拓宽营销渠道。运用“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经验做法,建设一批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旅游民宿)、名导(导游、讲解员)、名品(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和美食等系列“天府旅游名牌”;帮游客建立起旅游目的地和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之间的联系,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四)构建培育机制,培养优秀人才。
      一是加强文化和旅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二是推进文旅领域职称改革。实施“天府万人计划”天府文化领军人才项目、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引进五年行动方案。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职业教育,鼓励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建文化和旅游人才培养培训联动机制,从农村当地培养一批新型文旅专业技能人才。
    (五)加强产业融合,培育文旅新业态。
     创造“文化+”“旅游+”等新模式,通过产业聚集效应,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努力培育文旅新业态。探索文化和旅游产业与周边产业的融合点,发挥各自优势,掀起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变革。
    (六)增强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融入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文化元素为主导,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开发古村落生态游、传统文化体验游、农耕知识认知游等项目。

 

·上一条:关于提升我省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下一条:全国人大代表杨建德:将全国“职业技术”院校更改为“应用技术”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