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高新区总支主委、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先锋企业集团董事长费永刚 近期,各地陆续开启“两会”时间,纵观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双碳”都是重点之一。 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也落下诸多笔墨。其中,在产业结构、交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方面,均明确了具体做法,比如打造中国“绿氢之都”、开展绿色出行积分激励等。 新的一年,成都“双碳”发展将如何取优补短?近日,民进高新区总支主委、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先锋企业集团董事长费永刚接受红星新闻采访,全文如下: 谈交通结构—— 红星新闻:我们注意到,谈到“双碳”必提交通结构转型。为什么? 费永刚:交通体系是城市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载体。目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快速城市化和后工业化时期,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套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城市交通系统。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需要一套安全、舒适、便捷、低价的城市交通服务体系。 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搭建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产物,需要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多行业协同攻关。随着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的不断升级,无人驾驶汽车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一大趋势,自动泊车、车道偏离预警、自适应巡航等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经开始在汽车上规模化应用,但其与城市发展结合目前尚属空白,世界上没有成例可循。智慧城市交通系统应结合地区实际公共交通现状与公共交通无缝连接,整合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的无人驾驶汽车,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和共享等搭建人车路一体化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提供车辆运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 红星新闻:每个城市的人口结构、市场需求不同,交通结构转型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对成都,您有哪些建议? 费永刚:在我看来,成都是应该举全市之力大力发展智慧城市交通系统的。尤其是,要在某些地区试点,以无人驾驶技术为基础,以轨道交通为支撑,打造高效、便捷的智慧城市交通系统。 通过智慧城市交通系统创造领先的市场优势,“双碳”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必将为成都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对建设公园城市发挥积极作用,对中国双碳目标做出极大贡献。 目前,成都市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人,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台,那么,粗略估计共需10万台无人驾驶汽车,将减少超过300万台私家车的使用,按每台汽车5万元测算,将带动50亿的产值。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是整合汽车、零部件、信息、基础建设等为一体的综合城市系统,系统的实施可带动相关产业同步发展,将间接带动相关产业超过50亿的经济产值。智慧城市交通系统具有可复制性,在各大城市均可推广,此前有数据显示,中国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有88个城市,按照每个城市100亿产值带动计算,将产生近万亿的市场规模。 谈能源结构—— 红星新闻:除了氢能,您还会为能源结构调整提出哪些建议? 费永刚:四川在清洁能源方面具备先天优势,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大省。四川省水电已建装机容量8904千瓦,约占全国的27%。水电年发电量3541.4亿度,约占全国的25%。 但水电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四川每年仍有大量的水电资源被浪费,2019年四川省弃水电量为92亿千瓦时。即使将目前成都超过五百万台汽车全部更换为电动汽车,每辆车一万公里/年计算,四川年弃水电量远远满足所有需求。从经济效益来看,如果全部为燃油车,油耗按10L/百公里,油价7.3元/L,每辆车年燃油费7300元,如果更换为电动汽车,每辆车每年一千度电,电价按0.5元计算,共需500元,每辆车可节省6800元/年。总经济节约可达340亿元/年。综上所述,四川完全具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的基础。 谈产业结构—— 红星新闻: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建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在您看来,如何理解“双碳”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 费永刚: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国际地位。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业制造业的水平仍是一个国家强弱的核心表现,目前成都的第二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已经不足三成,亟需升级重塑。比如,汽车工业作为制造业中技术含量、智能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代表,对区域的经济带动效用十分明显,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体现。上汽(上海)、东风(武汉)、一汽(长春)、长安(重庆)、北汽(北京)、广汽(广州)、吉利(杭州)、长城(保定)、华晨(沈阳)和奇瑞(安徽)、比亚迪(深圳)等汽车品牌年产值超过中国汽车总产值的80%。 目前,成都聚集了众多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但还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比如部分产品附加值低,核心的汽车研发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均不在成都,更多的是“搭台唱戏”。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发展极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眼下,成都急需创建一个总部在本地的整车企业,同时创建一个智慧城市交通系统研究院和产业基金,支持企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