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男,四川峨眉人,民进峨眉山市总支主委,国家级高级制茶师、国家高级评茶师,峨眉山市古来茗心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领衔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乐山市级非遗传承人,首届“峨眉英才培育计划”——“峨眉名匠”项目入选者。
醉心茶艺研究,传承手工制茶几十载
王敏自幼醉心研究茶艺,他认为手工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在传承手工茶叶制作技艺的道路上深耕数十载。他制作生产的“古来茗心红茶”、“古来茗心绿茶”荣获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他带领的团队参加中国职业技能大赛荣获茶叶加工手工茶制作团体“一等奖”。他本人也荣获首届全国“守持德艺传承匠心最美守艺人”金奖,被评为国家级高级制茶师、国家级高级评茶师、手工制茶非遗传承人、四川省创业明星、四川省手工制茶大师、乐山市乡村匠人、峨眉山手工制茶传承人。 为了加强对手工制茶技艺的宣传传承,他成功编创了一套美观实用的手工制茶手法,该技艺包含抛、撒、抖、搓、揉、撇六大手法,极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备受观众亲睐,网络直播粉丝达数十万人,是西南茶叶界有名的制茶大师。尼泊尔国家农业部曾发出邀请,请他前去尼泊尔传道授业,讲授中国手工茶制茶技术和茶道。他发明的炒茶石龙锅和石凤锅等荣获三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和两项新型实用专利。他的事迹被中央电台、精神文明报、经济日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心系故乡百姓,带动百姓致富践初心
做茶先做人,致富不忘本。王敏始终没有忘记生活在大山上的乡亲们。他说“我出生在峨眉山市双福镇合江村的茶农家庭,自小学起,便常常跟着爷爷上山摘茶叶。峨眉山的茶叶好,老百姓采茶、制茶却非常辛苦,怎样提高茶叶附加值,让大家都增收也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在实践中,他明确了发展手工制茶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茶农致富的思路。为此,他先后前往去浙江、江苏、安徽、云南有名的茶企考察学习,甚至进入茶企打工,拜师学艺,不仅学会了绿茶的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还学会了红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的手工制作技术,并成功取得国家高级制茶师资格。几十年的沉淀,他成长为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能人。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群众致富。他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方式,吸纳了来自峨眉山中峰寺、万年寺、普兴乡和高桥镇的茶农加入古来茗心茶业有限公司及古来茗心茶业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致富。他为贫困户讲授茶叶栽培和管理技术,手把手地传授手工茶制作技巧,向他们提供茶园管理的工作岗位,无偿提供优质茶苗、有机肥料,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广泛教授制茶技术,授人以渔带动致富。他手工制茶带动致富的思路得到了市政府主管部门肯定,专门开设了“嘉峨茶谷手工茶培训基地”,并邀请他担任全市手工茶生产技能的培训师。在这里,全市一批又一批的学员经过培训,回到家乡,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据不完全统计,他近三年来先后培训手工茶技师近700人次。 依托民进桥梁纽带,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2020年6月,由民进四川省委牵线,青川县蒿溪回族乡的多家茶叶合作社专程前往峨眉市学习培训茶叶制作工艺技术。在七天的培训中,王敏手把手传授手工红茶制作技术和工艺,讲授了茶叶的分类、六大茶的基础制作工艺、峨眉山扁形绿茶的制作工艺、红茶的市场前景、红茶的内含物质及营养成分、红茶的制作工艺等内容,为该乡茶叶发展谋划思路,为帮扶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助力。青川县蒿溪回族乡带队负责人表示:“感谢民进省委和民进峨眉山市总支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培训,我们学习掌握了红茶的具体制作工艺,增加了青川茶叶市场产品的多样性。回去后,我们将开展红茶生产,利用峨眉山茶的销售平台,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王敏说“带动乡亲们致富的梦想,我觉得自己实现了部分,还要继续努力”。他又给自己制定了2个目标:一是在家乡合江村新建“古茗源”茶旅田园综合体,打造峨眉山茶文化公园、手工茶研学基地、非遗体验中心、青少年科普园,树立峨眉山高端手工茶品牌,帮助更多人发家致富。二是依托“嘉峨茶谷手工茶培训基地”和“农村家庭能人特色农业产业实训基地”,开设手工茶培训班,培育一支高水准的手工茶示范队伍,带领峨眉山市手工茶产业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