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组织 > 成都 > 正文
 
行于大道 迈向复兴
(2022-11-15 9:38:00) 来源:成都

兰燕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开幕,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报告,其治国理政思想,无不闪烁着共产党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集体智慧。

“治大国,若烹小鲜”。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必须坚持”作了阐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他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习总书记报告中的这些表述,无不透射着哲学思想的魅力。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有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高尚的人处事,是做而不争功。圣人有着积极作为,而不与民争利的高尚操守。这与共产党人没有私利,一心为人民谋幸福的情怀是共通的。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如同老子所说的“天下乐推而不厌”,意思是:百姓乐于推举圣人作为领导者而不厌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根本上讲,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与宗旨所决定的。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老子深知人民是政权的根基,失去民心的政权是不稳固的。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视百姓为父母,有着洞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政治觉悟与执政理念,“惟道是从”的行动自觉。

在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表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过去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关注到,二十大报告针对全面依法治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列专章进行了阐述。这几件大事,都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重要关联。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现代化。这一系列举措,传递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鲜明信号。

党的二十大,让我不禁想起四个字:行于大道。这四个字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原文是:“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治国理政,要走常道,不走邪道,中正而行,坚持原则。回望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共产党人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新阶段新征程,党心所聚,民心所向。党的二十大清晰擘画,宏伟的蓝图已然展开。作为民进会员,我们始终如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心同行,砥砺奋进,从容与笃定地迈向复兴之路。

·上一条:真情关爱送温暖 对口帮扶暖人心
·下一条:阔步新时代 谱写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