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建言献策 > 正文
 
省政协委员黄艺竹:双减下如何为教师“松绑” 多渠道减压是关键 | 一起来谈“新”
(2023-1-12 12:32:00) 来源:四川新传媒集团

四川新传媒集团省两会特别报道组 记者 胡旭阳

“让教育回归本真,把童年还给孩子。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双减’平稳落地背后教师群体普遍面临工作时间延长的问题。那么教师减负如何破题?”1月10日,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开幕,省政协委员、泡桐树小学校长黄艺竹关注到了为教师“减负”的问题,在她看来,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搭建心理健康服务数字平台等措施,可有效为教师“松绑”。

 

省政协委员、泡桐树小学校长黄艺竹(左一)

黄艺竹说,“双减”是国家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从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至今,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学校通过优化学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课后服务等措施,有效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让教育回归本真,把童年还给孩子,“‘双减’意味着对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研读教材和备课质量,课后作业设计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需要教师们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研讨、实践和改进。”与此同时,教师的工作时长因课后服务而延长,日益增大的压力带来的心理焦虑会直接影响教师专业上获得成长进步的成就感,以至于影响职业幸福感和自信心。在有着多年一线教育经验的黄艺竹看来,中小学教师出现心理焦虑的人不在少数,且有增长的趋势。

为此,黄艺竹带来了关于双减下如何为教师“松绑”的建议。她认为,应对教师定期进行心理筛查,消除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压力。还可以畅通咨询途径,引入专家进校,为教师开展自我关怀的心理健康讲座或辅导,联动校外资源共同关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此外,应搭建心理健康服务数字平台,为教师提供心理测评、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在线服务,让教师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及时通过数字平台寻求帮助。

(图片来自受访者)

 

·上一条:两会声音|委员建议:推进0-3岁托育服务发展,建立托育机构质量体系
·下一条:为推动四川现代化建设汇聚智慧力量 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接受联合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