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四川省巴中市地处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国家中心城市的几何中心,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革命时期12万巴山儿女参加红军,4.8万人献出宝贵生命,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巴中先后被国家确定为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中心城市和原川陕苏区中心城市,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确立为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城市和“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绿色产品供给地、产业协作配套基地”。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发展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辐射带动、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城市高质量发展试点、川东北经济区协同发展使巴中面临空前机遇。
人才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力量。但是,由于巴中长期以来受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人才净流出情况严重,全市每年通过高考送出大学生3.3万人以上,但年均返巴就业创业的大学生仅5000余人(2020年回巴就业的5303人,其中进入体制内的仅1745人),各行各业人才十分紧缺。同时巴中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目前市域内仅有一所民办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既无法满足巴中后发赶超、振兴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无法满足老区人民对美好教育的热切向往,革命老区巴中发展亟需大量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在巴中筹建一所公办高等学校,既是对这片革命热土上先烈们的一种慰藉,也是解决革命老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重要路径。
二、主要依据
2016年7月,国务院批准的《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支持老区高等院校建设”。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一部分提出,“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优化高等学校布局和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持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202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学校”。2021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一部分再次提出,“支持革命老区重点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对口支援革命老区重点高校工作力度,鼓励‘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与革命老区开展合作共建”。
三、建议事项
建议“十四五”期间,在原川陕苏区中心城市巴中筹建一所省属公办应用型本科学校,同步纳入四川省高校设置“十四五”规划。
民进界别 秦渊
202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