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组织 > 德阳 > 正文
 
发挥优势 聚焦品牌 社会服务展作为
(2023-3-14 19:35:00) 来源:德阳

蓝笑梅

近年来,民进德阳市委会发挥智力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坚持社会服务的政治性、公益性、务实性原则,按照找准角度、量力而行、尽其所能、务求实效的要求,围绕支边支教、扶贫助困、社会公益,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形成多个社会服务活动品牌,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健全制度、落实人员,社会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市委会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坚持发挥智力优势,突出自身特色,聚焦品牌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工作制度、规章,将社会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年初工作计划并在年末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专门设立社会服务工作部,抽调骨干会员,安排专人收集整理社会服务工作相关数据、事例,及时准确填报统计报表推进工作有序开展。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会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支教支边扎实深入坚持智力支教,智力支边,智力扶贫。市委会持续组织会内优质师资到旌阳区黄许镇博爱小学开展“城乡师生手拉手”活动,为乡镇小学提供基础学科教学、艺术教育、心理辅导等指导帮助;号召基层组织积极开展对贫困山区的送教活动。基层组织会员先后到凉山、阿坝、若尔盖等地开展支教工作。二是品牌服务百花齐放。持续开展 “溯流人文公益讲座”“书香童年” “翰墨乡村”“艺术春苗”“同乐美育研学”“美育进校园”“春联万家等社会服务品牌行动,“溯流人文讲座”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由会内知名专家学者面向社会公众举办文化公益讲座至今已举办了《读论语修己立人,学孔子爱众亲仁》《从困顿到安顿》田园将芜湖不归-中国传统文化说略等几十场传统文化讲座“艺术春苗”“翰墨乡村“书香童年”等活动则发挥民进文化界别人才优势传播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提高各界人士人文涵养致力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同乐美育研学”是利用民进开明书画院的资源优势,发挥名家名师工作室作用,结合美育进校园等活动依托市文化馆公益文化阵地在德阳一中九中开展系列艺术文化活动近年来,市委会组织开展心理咨询、送文化、教育、医卫、法律等下乡村、进社区、入校园活动,开办潮扇、蜀绣培训班,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开设书法、国画、学业规划等公益讲堂,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三是乡村振兴成效初显。市委会带领基层组织着力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方面整合资源要素,激发乡村活力。积极协调运营团队与高槐村集体、红伏村集体共同成立运营平台,为高槐村引入8家商户,投资金额达5000余万元;为红付村引入4家商户,预计投资金额300万元;探索乡村治理,聚焦村民问题,成立“高槐村商居联盟”,开展商户服务培训、建立志愿者服务队、招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发展新兴业态,赋能乡村运营。引入德阳潮扇、染云山房、民谣小院、绿源尚品等新业态,满足消费者商、养、学、游、购、娱多方位乡村体验需求,打造文创产业生态圈和网红经济圈。第三方面是汇集新型艺人,点亮乡村文化。团结引领聚合新文艺群体,在高槐村构建“农文旅+众创田园”产业模式,培育出木刻、音乐、潮扇、植染等14种精品新业态。四是搭建平台发挥效能。打造“同心公益”实践教育基地,设计了同善德道讲堂、同心公益活动、同乐美育研学、同好清廉教育4大项目组建了4个活动专班延伸开展n个系列的公益活动,形成1+4+n的基地运行机制。基地既是展示民进公益形象的窗口又是开展自我学习社会服务和清廉教育的平台如在基地开展的“同好廉教育”,旨在“竹扇”文化的”“节”“”“”精神内涵,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廉政教育功能,紧密结合民进内部监督委员会工作,通过“品味风骨”“征文演讲”“警示教育”等形式,倡导优良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良好的会风家风,共塑“四有”“四立”的民进人

关注重点、有效结合,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相结合

市委会注重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工作的结合,通过开展支教支边、乡村振兴、助残助困等社会服务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组织会员撰写《关于进一步加强春节期间留守儿童关爱力度的建议》《中小学劳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 》《坚定文化自信,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关于在学校开展预防常见病宣传教育的建议 《转变教育观念,深度推进课程改革》《建设无障碍环境 保障残疾人权益》等社情民意信息多篇信息被省市平台采用。

·上一条:陈运磊被选举为德阳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会长
·下一条:唐国波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