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全
不光是经典文学作品才百读不厌,有些经典政治口号也是如此,不光鼓劲提气,还朗朗上口,思索品味,意蕴无穷。中共中央1948年4月底发布的一组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以下简称“五一口号”)就是政治口号中的经典之作。
口号先是在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度或地区出现,在时代大变革而由一些远见卓识、洞察未来的伟人呼喊出来或是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体认而发自内心的呐喊。一些多顺应时代变革、契合人心的口号一经呼出便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而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甚至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口号是一些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短句子,用嘴呼喊出来是口号,写出来并张贴在醒目的地方就是标语。
口号多是在集会、游行等人群聚集时用嘴呼喊,一人领呼,万众应和,形成浩大的声势。
口号的作用很大,提振士气,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协调步伐。
今年恰逢“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我们纪念“五一口号”的发布,仿佛穿越历史硝烟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去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去感受毛泽东等中共政治家非凡的洞察力和政治顶层设计能力以及他们的远见与睿智。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今天有着重要的在历史依据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一口号”是一个宏大的叙事整体,由四部分构成:
1、“五一口号”发布的背景;
2、“五一口号”见诸文字的二十三条;
3、没见诸文字却见诸史料的关于毛泽东亲自修改“五一口号”的故事;
4、“五一口号”的反响。
五一口号发布的背景显示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宣示主张的智慧和强大的动员能力。
“五一口号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1948年4月底发布的。当是时,国民党政权旧即将土崩瓦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即将建立。在“改朝换代”之际,军队需要高呼口号前进,民众需要口号来动员、组织,文化人需要口号激励斗志,在这样的关键时间发布一组口号意义至关重大。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个盛大的节日,节日要庆贺,庆贺就要有口号、标语才有仪式感,才显出隆重的节庆之意,中共正是巧妙地利用庆祝“五一”之机统一发布口号,昭告天下——蒋家王朝即将灭亡,新的民主自由的新中国即将诞生。把中共下一步的打算做法以及未来的政治建构以口号的形式发布出来,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知晓,让世界各国都知道。所以与其说是庆祝“五一”的口号,不如说是通俗的建国政治宣言书。
“五一口号”的发布者是中共中央而不是某个个人或团体,可见口号的分量之重,它代表一个即将执政的大党向全世界振臂高呼,庄严宣示明天的中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我们将如何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新中国的门口,迎接新时代的曙光。
我们再来看见诸文字的二十三条“五一口号”。
口号要简明扼要,呼喊雄壮有力;语言要平实朴素,通俗易懂;工农大众都能呼喊,都能读;在呼喊口号的同时深深相信这些口号就是目前大家正在做的和即将要做的以及不远的将来要实现的事情。
二十三条口号,突出之点就是高扬民主、团结的大旗,坚定不移地走政治协商的道路,表达新的国家政体的构想,催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五一口号的主线,也是重点和精髓。
先看“五一口号”的第四条:
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
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
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
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
这里提出的“全国劳动人民”主要是指工人和农民。很明显,团结,联合,这是中共一贯的主张;“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一直注重建立统一战线以扩大正义一方的战斗力量,口号里的“全国劳动人民”无疑是指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自由资产阶级”就是后来定义的“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指站在中国共产党旗帜下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的民主政党;“社会贤达”指后来定义的“无党派民主人士”,这就涵盖了当时中国几乎所有的进步的政治力量和各个社会阶级和阶层。这些力量汇聚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就形成了冲决一切罗网的势不可当的洪流。
“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这一句没有用一个“反对”来统领后面的三个“敌人”而是分别表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这三个“反对”分别单列就是三句口号,合成一句长口号,用它做“统一战线”的定语,一是表示目前革命任务还很重,敌人还很多且还强大,任重而道远,千万不可松懈革命斗志,要作好长期革命的准备。
再看五一口号的第3条: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劳动人民
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觉悟空前成熟的日子。
庆祝全解放区和全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庆
祝全解放区和全国农民的土地改革工作的
胜利和开展!庆祝全国青年和全国知识分
子争自由运动的前进!”
作为口号,这一条呼喊起来有些长,但正如前文所述,口号是可以写出来就成为标语的,标语稍长点也是可以的;再者这一条使用了排比句,完全可以把三个“庆祝……”分开而成三条口号,这三条既互相联系又可以单独成句。“全解放区和全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因为当时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虽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毕竟还没解放全中国,中共也尚未成为执政党,但“全解放区和全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就取得了全国最主要的政治力量。
“全解放区和全国农民的土地改革工作的胜利和开展”意在告诉全中国、全世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已经在实行土地改革了,“耕者有其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的梦想,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取得了“胜利”而全国农村的土地改革将要开展,这就给尚未获得土地,尚未得到解放的农民发出强烈信号——要实行土地改革,要获得土地,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获得解放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这让广大农民看到了希望,激发了他们跟着共产党争取最后彻底解放的斗志,增强跟共产党走的信心。
“庆祝全国青年和全国知识分子争自由运动的前进”这一句将视野从解放区扩大到了全国,全国青年和全国知识分子也确实在为争取自由而不断地斗争。特别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引领下国统区多地多次爆发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全国各地互相声援,互相支持,可歌可泣!这些斗争在不断地前进,所以要庆祝!
最重要的是第5条: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
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
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实际上是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发出民主建国的政治邀请,也是即将建立新中国的强烈政治信号。
“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这里的政治协商会议是指中国共产党提议并组织召开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
我们从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史称《五四宪法》)的“总纲”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个政治表述在“五一口号中”的这一条中能看到雏形。
并且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共中央充分考虑到建国后的实际情况,当时还不具备通过普选而产生人民代表大会,所以在“五一口号”中提出一个政治建构的路线图,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原则、办法等,然后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
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也只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方式来实现。《五四宪法》的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你看在五一口号中就有这样的思路了。
第二点,“五一口号”朴实的文风,精准的措辞,严谨的表述,在今天仍然值得学习。
“五一口号”草拟之初共二十五条,报到毛泽东同志处后,毛泽东同志逐字逐句审阅并提笔修改,从立意到语句,从措辞到标点一共修改27处,可见严谨的文风和政治家的睿智。
“五一口号”原稿第五条——
“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第一句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而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杰出代表就是中国共产党。但是后面“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表述就不严密了。“蒋管区”的工人阶级也是工人阶级,也应该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毛泽东同志将这一条删了重新创作了一条,比原来那条格局更加宏大,视野更加开阔,立意更加深远,是进军令,是动员令,显示出呼之欲出的新中国开国领袖的气度与胸襟,不愧是伟人大手笔! 原稿第十八条口号是——
“反对美帝国主义者扩大干涉中国内战,侵犯中国主权”,毛泽东同志改为“反对美帝国主义者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毛泽东同志将“内战”改为“内政”,这一字之差,大有深意!“内战”是中性词,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战争”,从字面上看不清谁对谁错,正义、真理在哪一方。当时是要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新的民主国家,正义和真理在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人民一方,国民党统治者一方要作垂死挣扎,虽无力回天,担还是要螳臂当车。这是当时中国的大政治,是“国家内部的政治事务”,既然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事务,当然就不允许外人干涉。这一改,政治性更强,昭示天下,中国革命的正义在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一方,推翻蒋家王朝的解放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内政,不允许外部敌对势力干涉。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新的民主国家是中国历史的必由之路。
第三点把“万岁”送给人民,反对个人崇拜,反对特殊化。
“万岁”本就是句祝福语,在中国封建社会只有皇帝才配享受。辛亥革命摧毁了封建帝制,“万岁”不再是皇帝专享,在大部分场合表示对某项事业长久的期盼。
毛泽东同志从1935年1月遵义会议走上舵手位置掌舵中国革命航船到“五一口号”发布的1948年已经13年,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领袖,十三年来已经基本形成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8年的27年血与火的淬炼,已经成为即将执政的大党,不管是毛泽东同志个人还是中共,在欢庆节日时接受“万岁”这一祝福语都并不为过,但是毛泽东同志却毅然将这两条删掉,因为当时毕竟中国革命还未取得全国胜利,毕竟还未执掌政权,毕竟还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如果这个时候党和个人接受“万岁”的朝贺,显得居功自傲,二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以民族解放为己任,切不能学农民起义领袖。三年前民主人士黄炎培应邀与毛泽东谈话时谈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犹在耳旁,不能当李自成,要慎始而敬终,将革命进行到底。所以毛泽东同志将敬给自己的“万岁”删掉,表现出了领袖的谦逊,头脑的冷静,胸怀的博大,目光的长远。
毛泽东同志从来反对个人崇拜,反对脱离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独断专行。革命还未取得完全胜利就陶醉在歌功颂德和享受朝拜是非常危险的!他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告诫全体共产党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为即将执政的共产党人敲响了警钟。
口号,特别是节庆口号还是要用“万岁”的祝福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把“万岁”给谁了呢?
第二十一条:
“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
团结万岁! ”
第二十二条: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万岁!”
第二十三条:
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毛泽东同志把“万岁”送给了“人民”送给了“人民的团结”,送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这是中国现代革命的核心要件,当然配得上“万岁”。
“五一口号”在1948年4月30号通过新华社向全国、全世界发布后,迅速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解放区各地群众在集会上高呼“五一口号”,“五一口号”也被写成标语在各地张贴,人们争相呼读,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同时,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致公党、中国农工党等民主政党通电联名响应中共“五一口号”,1948年5月5日,马叙伦、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等民主政党领导人联合致电中共主席毛泽东,称“五一口号”“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曷胜钦企,除通电国内外各界暨海外同胞共同策进完成大业外,特此奉达,即希赐教。”后来毛泽东复电马叙伦、李济深、沈钧儒等人时表示:“诸先生赞同敝党五月一日关于召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一项主张,并热心促其实现,极为钦佩。”各民主政党、各人民团体的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应中共邀请,陆续渡海北上进入解放区,参与筹备新政协和筹建新中国的活动,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建构,自“五一口号”的发布而正式奏响雄壮的序曲!
今天,纪念“五一口号”,纪念的是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建设民主自由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初心。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