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 报道集萃 > 正文
 
送教小记
(2023-10-30 12:11:00) 来源:

王娟

      从德阳到阿坝,500公里,8个小时。从绿树青翠到衰草连天,从无际旷野到山地隧道,从阳光灿烂到疾风薄雪。变换的风景,不变的心情。来到阿坝的这几天,心中总是溢满了感动。
      不必说初来乍到时两校校长出城十里相迎的热情,也不必说落地酒店后当地老师送来氧气瓶红景天的细心,也不必说自进入阿坝地界手机就不断收到关心讯息的贴心,单是随后几日所见师生眼中的光芒,就有无限感慨。

      大树下的书香

      高原地区很少见到高大的树木,偏阿坝县藏文中学的老校区里站着挺拔的一行。那天去看望高三的学生为他们加油打气。等待学生下课的间隙,另几个班级在操场上体育课。学生们打着篮球,活力四射。我被树下一个红色的身影吸引。小小的女孩子,独自坐在树下的花坛边,曲着腰捧着书,十分专注地在阅读。我悄悄走近,是一本《此间风雅》,哦,那是喜欢的汪曾祺先生的文集。文字的魅力穿越了地域,美的共鸣拉近了彼此的心灵。我本来打算和她聊聊,但是淡淡的阳光照在她的身上,不远处喧闹的运动声不能牵动她分毫,如此风雅的画面怎忍打扰?我速速走开,远远望着那个发光的小女孩,和身边的老师说着彼时彼刻的心情。老师原也在新校区支过教,他告诉我,这里的学生求知若渴,对知识非常向往。即使是大冬天,早上一起床,宿舍楼下的小花园里一个个学生自成一个个世界,大声朗读自己的书,互相之间仿佛听不见,沉浸其中,如痴如狂。这样的专注怎能不让人感动?这样的学生怎能不让为师者喜欢?

      讲座后的剖白

      这次过来,我的任务之一是为全县的青年教师做关于自我成长的讲座。暑假时,在学校尹老师的鞭策下梳理过自己的十年从教之旅,困惑与学习并存,迷茫与快乐交织,梦想与理性齐行,所以此行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我带着那些点滴的经验来到了阿坝,那天在县中讲座结束之后,一个娇小的老师一直和我交流。她今年刚毕业,来到小学教授语文学科。她从教之初的困惑和我当年完全一样:不知道怎么解读教材,不知道怎么消除大学学的专业知识和现实教学之间脱轨的差距,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能够做一个好老师……激动如她,一遍一遍地诉说自己多么渴望能在从教之初有一位优秀的老教师带一带自己。看着她眼中的泪光,那种对梦想的虔诚与执着,我感动到无以复加,只能说着自己不多的心得,鼓励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答应给她推荐几个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的公众号(微信搜:王崧舟,黄厚江,窦桂梅,钱梦龙,薛法根),但是粗心地我不确定她的名字,只好写在这里,希望她能看见。

      弯曲的身影

      走在县城的任何一座学校,学生们看见老师会弯腰行礼含笑问好;走进课堂,无论是送教的公开课,还是正在举行的阿坝县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观课的老师人手一本笔记,全程端坐,上半身前倾,偶尔侧耳凝神细听,而复低头速速记录。最让我感动的是阿坝县藏文中学的易然校长,繁忙的工作之间,面对我们这一群匆匆过客,全程热忱相伴。学校的教研是短板,一直很让他头疼。在一起的这几天,他提到这个问题时,总是像一个学生一样曲着身,谦恭地向“老师”求教。在他的安排之下,我为藏中的青年教师做了一场专场讲座,关于学科教学,关于班级管理,关于科研成长。会上,吴书记承诺两校共享所有教科研平台,彭局长着力搭建名师工作室助推课题研究,青年教师开始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乐莫乐兮新相知,志合不以山海远。大家一起为教育努力的样子,真美。
短短几日,匆匆而过。草原之上,雪山之间,去唤醒,被唤醒,有些东西,开始在我的心中发芽。

·上一条: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参政党作用
·下一条:议政建言献良策 围绕中心显担当——眉山民进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两会”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