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翃 钟潜 廖宏斌 田镜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把理念创新作为重点,并明确要求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此讲话发表后,新华网以及国内各大主流网站连续登载8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大力宣传这一新的工作理念。笔者认为,要将一个全新理念用于推动实践,需要宣传人从思想深处告别固化思维,认认真真地把思考引进工作,扎扎实实地用思考推动工作。
一、“大宣传”、“小宣传”比较与结论
(一)列表比较
从表面看,“大宣传”是相对于“小宣传”而言的。但深究其里,不难发现二者在内涵、外延上都有差别,但又相互关联、无法割裂。
|
大宣传 |
小宣传 |
工作职责 |
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角度出发,部署宣传思想工作,并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地位 |
以单位工作重点为主线,以年度计划为目标,制定并完成具体的宣传工作任务 |
工作格局 |
打破部门壁垒,关注大趋势,对接大形势,推动“开门办宣传”格局的构建 |
以基本平台为主线,更多体现在系统内部循环,工作任务之间的衔接度不高 |
工作效果
|
因高度够、目标明、角度新,在谋事、行动、有为上能较好体现宣传工作因势利导的功能 |
因思路局限和方式单一,其结果与大形势对接不够、受众面有限、效果受局限 |
(二)比较得出的结论 1、“大宣传”的定义是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视野、思路、内容、手段、载体、机制、格局以及主客体等提出的全方位的新要求。
内涵包括了对宣传视野更开阔、布局更合理、重点更突出、载体更全面、影响力更大等要求。其实质是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定位、价值指向以及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高度、深度、广度和效能提出的总体性要求。
2、“小宣传”是具体的宣传工作,“大宣传”是必须努力的方向;要追求“大宣传”效益,搞好“小宣传”是基本前提,二者不是取代关系。
二、四川民进对“小宣传”的实践选择
(一)依据数据客观评估“小宣传”
1、专兼职队伍统计:民进四川省委全省现有机关专职干部(包括驻会副主委、秘书长)63人,省委宣传处现有专职干部4人,11个市级组织中能明确是宣传干部身份的仅有5人,在合并职能部门工作、宣传工作是工作任务之一的有7人。此外,民进中央和省委分别聘任特约通讯员4人、52人。
2、工作平台上的基本数据统计:在“小宣传”定义下的四川民进宣传工作平台,主要有自办的四川民进网站、内刊《四川民进》,以及借助外媒3个平台。
四川民进网站创建于2006年8月,旧版网站到2013年底共发稿15000余篇,新版网站自2014年1月开通,截止9月底共发稿约1700余篇;会刊《四川民进》创刊于1984年,至今已编辑220期,2007年后编辑会刊20期、专集5本,共计370万字;自2007年后,在省级以上媒体共发表稿件1618篇。2010年,在全省专职干部中启动了为期一年半的宣传工作绩效考核竞赛。竞赛期间24名参赛干部撰稿1831篇,占同时段总稿件数的49.8%。近5年先后开展9个专题征文、6个有奖征答活动,参与会员、专干达15500人次。
3、特殊时段的工作数据统计: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第二天到百日祭,四川民进网站常设栏目和专题登载各类反映民进组织和个人积极参加抗震救灾的稿件1307篇,其中有278篇上挂民进中央网站;在省级与中央公开报刊转化报道47篇;以网站内容为基础,深度加工编辑完成有21万字文稿、129张图片的《“民进和你在一起”抗震救灾特刊》。次年,四川民进先后又有16篇关于抗震救灾的报道在省级和中央报刊发表;11篇人物专访、42幅图片被民进中央、四川政协、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编撰的特刊和大型画册收录。
四川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组织编写大型文史资料丛书《多党合作在四川》,民进四川省委利用3年时间组织发动基层组织,整理资料,完成由56幅珍贵图片、119篇文章组成的55.6万字的《民进卷》。
(二)由数据统计推断出的结论
1、在“小宣传”实践中尽管有困惑,也仍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要在新时期有更大作为,需要走出固化思维。
2、民进四川省委在“小宣传”实践中渠道还算畅通,成果也值得肯定,但“小牛”拉“大车”的痕迹非常明显。因此,跳出数据选择正视现实、主动对接“大宣传”思维既是改变客观现状的需要,也是今后必须努力的方向。
三、主动对接“大宣传”思维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与外部环境对接不畅
改革开放以来,宣传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媒体、新传播方式不断涌现,人们接受新闻、信息的渠道多样、速度迅捷、范围广阔,与环境的互动越来越频繁。
但民主党派的宣传工作仍然习惯沿用传统模式,处于一种半封闭甚至封闭状态。工作对象还局限于特定人群,将受众从多元化的人群中分离出来,想当然的事先为其设定单一的思想价值观,忽略了不同人群在现代传媒影响下的价值趋同及开放大环境下的个性追求;工作手段单一,忽略了新的宣传手段的使用,忽略了对新媒体宣传成果的借助,忽略了和宣传对象的互动;工作方式主观,很多宣传主题的确立往往来自于宣传工作者主观判断,缺乏基层调研和对口菜单,使得宣传要传播的思想观点较难得到受众的认同;宣传范围狭窄,常常就宣传谈宣传,缺乏对多变、多元思想的深度认知,使得效果单一、影响面有限。
(二)内部资源整合意识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共中央一直认为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应该相辅相成,倡导“两手抓”,但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更重视经济工作,忽略相对“务虚”的宣传思想工作,致使宣传工作力量和资源的整合效果始终不明显。
在传统模式中,宣传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常常是割裂的,特别是在同一系统、同一单位中,内部宣传资源经常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形成合力,很多工作止于皮毛,长期忽视对隐形宣传力量的调动和作用的挖掘。
(三)工作队伍建设思路不清
任何时候,工作队伍建设的情况都是工作成效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把宣传工作队伍界定为具体从事宣传工作的人群,建立建设宣传工作队伍也是针对这部分人开展的,没有将众多隐性的宣传工作者纳入宣传工作队伍建设范畴,其结果导致现有的宣传工作队伍结构单一、力量薄弱、与其它工作融合度低,宣传效果发挥有限。
在宣传队伍建设上,即便是针对具体宣传干部的培养,我们也是就宣传说宣传。宣传干部的素质及能力基本被界定为宣传业务素质和宣传工作能力。这样就导致宣传干部离开具体的宣传小环境就无所适从,没有足够的能力及素养主动对接“大宣传”工作环境和业务要求。
(四)合理机制推动行动迟缓
在传统认识中,宣传工作定位为“务虚”;在传统模式中,宣传工作经常是就“问题”说“问题”,就“事件”谈“事件”,直接导致传统的宣传工作缺乏相应的保证其能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目前,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工作,还是区域以及单位的具体宣传工作,都缺乏相应的合理的机制建设。有的地方、单位即便制定了一些制度,也是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四、民进四川省委在“大宣传”思维下应做的工作
(一)推广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理念发挥的是指导思想的作用。理念正确,在实际工作中既可少走弯路、少犯迷糊,也可少搭不必要的花架子、少说很多正确的废话,因此正确的理念是增强工作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要主动对接“大宣传”思维,首先需要树立以下四个理念:
1、宣传思想工作的本质是意识形态工作,政治性、政策性要求很高,掌握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牢记政治定义。
2、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是人,不是物,需要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并重视实践。
3、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是增强目标、道路、价值“三个认同”,因此在加强舆论引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常规工作和重大活动结合、重点推进与节奏把握并重,不能以阶段工作取代整体工作,更不能以整体工作忽悠阶段重点;
4、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工作平台释放要义、发挥疏导和引导作用,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绝不是不追求实效的工作,需要下大力气抓好健全机制、建设平台的工作。
(二)理顺关系。理顺关系不是庸俗的勾兑,是积极且有效的沟通。关系理得顺,可以提高工作过程中上下、左右的契合匹配度,可以避免关键时刻失语、重大活动缺位、重要环节掉链的尴尬。在实际工作中,要搞好四川民进宣传思想工作,需要重点理顺民进系统、统战大口、机关处室、外联媒体四条线的关系。对上级部署的工作,只有认真且正确领会意图,并拿出积极配合的态度,那么主动落实才会有效果,因此,正确领会意图、积极配合、主动落实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对平级和下级要加强沟通,省、市两级专职干部只有通过积极沟通,增进共识,才能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资源、精力的浪费,逐步收到做大事带小事、以小事促大事的效果。
(三)整合力量。整合力量是四川民进诠释参政党地位、履行参政党使命、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需要,是高标准和全方位完成工作的需要,也是民主党派机关编制太少和基层业余闹革命客观现实的需要。过去四川民进宣传工作在整合力量方面主要抓了四项工作:一是借助量化(绩效)考核,让宣传工作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二是整合特约通讯员队伍,让这支队伍成为当地此项工作的“领头羊”;三是对宣传条件成熟的基层组织,扩大宣传信息直报点;四是加大借助外媒的力度,让外界对民进的了解能够多一点。此项工作虽然已持续进行10年,但目前仍有很大的空间供我们继续挖掘。因此,要抓住一切机会扩大整合力量这个共识,要继续抓好调动各级宣传干部积极性的工作,要维护好基层干部及时报动态、市级专干多攻综合报道和阶段重点、省级专干抓好典型挖掘和外宣引荐的良好格局。
(四)建章立制。规章制度是规范行为准则的依据,是一个单位和系统秩序建立和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要使工作的正常运行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必须重视以问题为导向的建章立制工作并切实抓好落实。建章立制的目标是为了规范工作,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更不是为了证明管理者有追赶“潮流”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制度在内容上一定要突出针对性,要有的放矢,要用制度来解决经常遇到和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制定制度的过程既是常规工作以合理机制推动原则的具体体现的过程,也是总结得失的过程,更是规划未来的过程。今年民进四川省委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在宣传口重点健全和完善了六项制度:《民进四川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方案》、《民进四川省委关于会内思想动态采集管理办法》、《民进四川省委关于宣传工作量化考核管理办法》、《民进四川省委关于对外宣传稿件奖励办法》、《民进四川省委统战理论研究课题管理及成果奖励办法》、《民进四川省委关于宣传报道中涉及领导人及民进组织称谓的暂行规定》。在制度健全和完善之后,必须抓好贯彻落实。
(五)重视绩考。绩效考核是潮流,我们既要适应它,也要善于运用这个杠杆推动工作。追求绩效的过程,既是树立崇尚实干导向,培养务实作风,营造积极向上氛围的过程,也是锻炼干部队伍意志,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从量化考核过渡到绩效考核已整整10年,我们认为至少尝到了两个甜头:一是公开、公平;二是承认劳动、尊重付出。在继续抓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坚持抓好对市级组织的量化考核工作和定期通报工作;二是重视中央、省两级特约通讯员作用的发挥;三是充分考虑市级组织工作基础的不均衡性,不能单纯以绝对数作为考核的唯一依据。
(六)带好队伍。一支得力的宣传干部队伍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带好队伍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队伍是保持宣传思想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民主党派谈队伍建设,不能回避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成员组成的分散性,他们分散于民进组织体系建制之外的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因此,要扩大和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必须重视专兼职宣传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以及两支队伍在工作中的作用互补问题。建设一支得力的宣传干部队伍是一项长期且不能松懈的工作,今后四川民进仍需在三个方面多做努力:一是继续尽力营造“心装民进情、眼观民进事、手干民进活、嘴说民进话”良好氛围;二是继续着力聚集一批既思路清晰又善于学习、既热爱民进又工作踏实、既有宣传意识又重工作质量的作者群;三是继续注意把工作平台变为干部成长锻炼的舞台,放手让干部干 ,大胆让干部炼。
结论:以“大宣传”理念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既是新时期、新任务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希望借此理念进一步拓展宣传思想工作作用、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构建宣传思想工作格局的主观愿望。要提高客观要求和主观愿望的匹配度,既需要环境的支撑、支持和助推,更需要宣传人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前提下,在打破壁垒、走出固化天地、强化协同意识的基础上,心能真正静下来、身能真正沉下去、劲能真正提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