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动态 > 正文
 
此情可待成追忆——我为民进会员写演讲稿小记
(2024-4-7 16:10:00) 来源:

傅宗洪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工作,这是统战系统、各民主党派等贯穿始终的一种工作方式;因此,各类纪念会、演讲会、朗诵会、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纪念文册编撰等顺理成章地成为党派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在大学从事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不少会内的同志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应该是写各类稿子的高手,至少比一般其它行业的同志强。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尽然,就是在大学中文专业教《写作》课的老师也不都写得一手好文章。有了这样的先入之见,我经常被认定为各类稿子的写手,仅就“演讲比赛”这一工作而言,至少有三次写演讲稿让我难以忘怀。
      记得2009年暑假期间,民进南充市委主委康大寿教授就亲自电话指示我写一篇庆祝建国60周年的演讲稿。主委亲自下指示,我不敢推诿、怠慢。在得知是南充歌舞剧院的主持人孙荔代表我会去参赛后,我就开始了“剧本”的写作(在我理解,演讲稿和一般的讲话稿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需要了解演讲人的身份、职业特点、个人特长等等因素,为之量身定制,因此它具有写“剧本”的类似特点)。至今想来,这篇演讲稿如果有什么可取之处,是我特地加入了“演唱”的元素,即朗诵词中所引用的歌词,最好部分地能够唱出来。为了便于大家回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情景中,我把这篇《“十、一”变奏曲》演讲稿呈示如下:
      这是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字——一横一竖一横,打从我们识字的时候起,首先认识的就有这两个字——“十、一”;这又是两个极为平凡的字,它代表的不过是两个数字而已——“十、一”。
      但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当这两个简单而平凡的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就变得丰盈而非凡起来,因为,它们紧紧连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
      从我识字的那时起,我就知道了“十、一”和我们亲爱祖国的特殊联系。因此,每当看到这两个数字的时候,我的眼前便浮现出国旗、国徽、天安门城楼等这样一些象征着祖国的标记,我的耳边就响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的旋律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十、一”这两个数字的敬重也在增长,看到她的时候,脑子里不仅浮现出国旗、国徽、天安门城楼等图象,而且耳边还游丝般地回响着“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样的旋律,南湖的木船、井冈山的红旗、长征路上的大雪、延河岸边的宝塔也渐次涌向我的眼前……这样,“十、一”便在我的的心中有了历史的延伸——我开始懂得:它的一端还跨过时间的隧道,紧紧连接着另一个时间的符号——“七、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两个时间符号的连接,传达出的是一个朴素而伟大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因此,这不仅是两个时间符号的连接,更是一段历史旋律的深刻变奏,是一个伟大民族和一个伟大政党的相互创生。虽然我只是一个党外人士,但我深知这两个时间符号背后所蕴涵着的沉甸甸的历史分量。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从小我就喜欢唱歌,歌声中我能更深地体味到我们祖国是如何从贫到富、从弱到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松花江上》让我们抚触到的是土地沦丧、哀鸿遍野的历史创痛,是民族衰微、生灵涂炭的灾难性记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则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悲哀的民族将自身置于死地而后生的伟大觉醒。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每当唱起这些歌,我就能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的时代脉搏和体温,能够从中凝听到民族前进的豪迈步伐。是改革开放实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改革开放使我们普通老百姓富裕起来,是改革开放使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我们可以骄傲地告诉世界:“我是中国人!”我想起去年8月8日晚上的“鸟巢”,当刘欢用他那极富个性的声音向全世界人民高唱“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时候,我听出了我们民族的巨大自信和开阔胸襟;在今天,中国对世界而言,已经成为文明、进步、开放、自信的象征。
      前几天,我逛超市的时候,见到我早已退休在家的小学老师,她正推着购物车,车上小山一样,堆满了琳琅满目的物品。她迫不及待地告诉我,政府给他们加工资了。她眼里闪动着泪花,连声说:“真是托共产党的福啊!”从老师的泪光中我读出:“十、一”不应该只是对苦难历史的告别,她的更丰富的内涵是对贫穷、落后的送行,对充盈着幸福、安宁的柔和阳光和轻松笑声的享受……
      在又一个“十、一”到来的时候,我的心中老是回荡着一段歌:“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巍峨;我爱你淙淙的小河,荡着清波,从我梦中流过……”爱,从来不是抽象的,它总是和生命中最温暖的部分连在一起,总是被最真实的情感记忆所唤起。提起“十、一”,我便想起曾经苦难但却正在安度晚年的父母,想起我正在扣响幸福之门的女儿。我深深地感到,“十、一”在每一个三百六十五日里的庄严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符号的量的积累,更是咱老百姓生活幸福的质的飞跃。我揣想着:在共和国第六十个“十、一”来临的那一天,当人们坐在电视机旁观看着国庆庆典的时候,当人们背起行囊踏上旅游路途的时候,当人们举起酒杯“共祝愿,祖国好”的时候,笑意定会写在他们的脸上,他们会由衷地述说一种感受:“生活在中国真好!”
      孙荔很好地理解了我的撰写意图,在南充市委统战部举行的这次演讲比赛中,以“歌唱”片段贯穿整个演讲,凸显了自身的特色,也彰显了自己的优势。有了这两点,再加上她那主持人训练有素的舞台风度,轻松地征服了评委,获得一等奖。
      接下来,她又以这个题目参加了民进四川省委的同主题演讲比赛。虽然各地市基层组织高手云集,但她还是从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唯一的特等奖。
      后来得知,在演讲现场,各地市州基层委员会都组织了大小不一的助阵队伍。在从成都回来的车上,大家兴奋不已,康大寿主委亲自打电话,让我参加晚上的庆祝聚会。
      有了这第一次的成功,我就似乎成了市委会的不言自明的演讲稿写手了。
      2012年,南充市委统战部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专门举行了一场演讲比赛。当时我已经担任了民进市委主委,驻会的同志便理所当然地把这个写演讲稿的任务交给了我。
      有了前一次的成功,给我这一次写稿增添的不是被信任的喜悦,而是自我超越的压力。实话实说,前一篇稿子如前所示有“亮点”,但稿子的整体构思比较平庸,文字也比较粗浅。挖空心思,我找到了一个自我突破的思路——整体叙述采用“时间倒置”的方式,即从“未来”假想式地回溯还没有展开的“过去”。我还是想凸显一下历史的纹理,把《中国:2020年致2012年的一封信》的原稿全文呈示如下:
      您好,2012!您好,中国!您好,2012的中国!请允许我代表2020年的中国向您问好,向您致敬!
      当中国的高速列车在穿越了八年的时间隧道,抵达2020年站台的时候,当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一步迈向复兴的时候,当十三亿中国人民全面进入小康的时候,当新年的瑞雪飘飘洒洒、轻轻掩住岁月沧桑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您——2012年的中国。
      今天,我们还清晰地记得,2012年11月8日,当季节的脚步刚刚跨过初冬的门坎,在中国,在北京,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声音从这里发出:“2020年将实现GDP与人均收入比均翻番。”这一声音迅速地越过高山,穿过峡谷,漫过江河湖海,响彻在古老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我蓦然明白,能够产生心灵感应的不仅有诗人舌尖上滚烫的语言;在某些特定的时候,那些平时看起来枯燥、单调甚至令人乏味的数字,也同样可以传达出生命元素的光芒,也同样可以激活我们内心的热情并在人体内闪光。
      就这样,从2012年的岁末开始,历史向前滚动,一列新的车头徐徐启程,沿着时间的轨道义无反顾地前行,窗外掠过五光十色的国土:那被时光蚀平的坟场上,一朵朵向日葵灿然怒放,从列车两旁呼啸而过;前方成片的向日葵又摩肩接踵而来,期待着随列车前行的无数目光的抚触。
      就这样,我从2012年的岁末开始,同步展开了对这一列车以及随列车一同前行的人的阅读。我从他们的眉间上捕捉到这样一些词汇——热烈、勤奋、乐观、自信;我还从这些词汇构成的宏大诗篇中读出了这样一种气势——那日新月异的民族史诗的气势。当然,这诗篇中也浓浓地弥漫着温婉、祥和,有时甚至是小夜曲般的气息。你看,那在晚霞中坐在车厢一角的俊朗青年正带着耳机轻轻晃动着他的脑袋,一位长发披肩的姑娘依偎在他的肩头,他含混地哼着一支怀念意味很浓的曲子。这是一对恋人,他们不仅随时代的列车前行,而且也占有了中国人曾经失去过的温柔的时刻。在他旁边有一位老者,时而抬头看看窗外的景色,时而又底下头去,随着青年哼唱的旋律轻轻在大腿上打着节拍……从这些片段展开的画面中,我感受到一种与飞速前行的列车所不同的意味,那就是“沉浸”与“享受”。这“快”与“慢”、“动”与“静”之间,构成一幅和谐且韵律感十足的抒情画卷。我渐渐明白了:发展是硬道理,但“一切发展都是为了给人民提供更多的尊严和幸福”这一更深刻的道理。
      列车驯服地按照我们的指令,轰隆隆地驶进了2020年的站台。它把2012年远远地摔在了背后成为背景,但却又让我们频频回首,去深深怀念2012年初冬从北京发出的那道属于整个民族的指令——“2020年将实现GDP与人均收入比均翻番。”
      我在这几个简单的数字里流连了很久,幸福的暖流似潮水在胸中起伏。对于“2012”,我想每一个抵达“2020”站台的中国人都会和我一样,不仅仅充满了怀念,而且更饱含着感激;既然是这样,就允许我代表所有抵达2020年的中国人向2012年致敬吧!
      站在2020年的站台上,我看见长龙般的列车依然把车头坚毅地伸向了远方,启程的汽笛声把我从怀念和感激的思绪中唤醒。是的,中国的列车还要不断地前行,还要在前行中给同样前行着的每一个中国人带来更多的福祉。那么,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继续登上这列 “中国号”列车前行吧,因为我们坚信,那火车头所朝向的远方还会有无数的向日葵不断地为我们灿然开放!
      我的这种“时间倒置”的写作策略并未得到普遍的认可,记得一个会员看了演讲稿的标题后,悄悄给康主委表达了反对意见,说“2020年致2012年的一封信”,这话逻辑上说不通嘛!康主委委婉地让他看完全文再说。后来,他似乎也理解了。
      应该说,这篇演讲稿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语言过于文雅、过于诗意化了一些,演讲是需要将文字变成声音化的语言,而且是“一次性过”的艺术;过于雅致,听众会出现语言扑捉的疲惫与行文理解的困惑。连孙荔也给我“抱怨”说,这篇稿子她背起来艰难多了,她甚至刻成光盘,放在车上,开车的时候都边听边记诵。
      但是,我还是想说,这篇稿子也有优点,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构思的“别出心裁”外,还有虚拟化的意象呈现——如“向日葵”“列车”等,当然还有想象性的情景描摹——一对恋人在列车上吟唱的甜蜜以及一个老者轻轻击打节拍的安详。但作为演讲稿,的确还是太过诗意了一些。
      幸好有孙荔的高水平发挥,她的演讲又获得了第一名。后来有其他党派的同志感叹:只要孙荔参赛,其他人只能竞争第二名了。
      我的“剧本”成就了孙荔,而孙荔的成功也塑造了我一个写演讲稿的形象。后来,不断地有一些基层组织、一些同事、甚至有同事为其在读中小学的儿女找我写演讲稿,仿佛我是一只会下蛋的母鸡。起初我还写过几篇,后来我发现我不具备不断“下蛋”的能力,大都以工作忙而推掉了。
      2022年4月,民进省委举行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演讲比赛,民进市委会驻会副主委申英说他们有一份现成的稿子,这次就不让我写了。我心里暗喜!后来,她把演讲者排练的录音小样发给了我,让我“听示”。演讲者是我会会员李国庆。2021年6月底在我会和西华师范大学统战部联合主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演出中,他是主持人之一。我当时就颇欣赏他的舞台主持风度和漂亮的男中音的音色,这次听他朗诵的音频小样,也被深深地感动了,立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后来又听了几遍,渐渐感觉这篇演讲稿似曾相识,于是在电脑里查找文件,居然找到了原稿——这篇稿子原来是2017年我为南充市委统战部准备举办的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写的演讲稿嘛!我立即把稿子发给了申英,觉得有英名被埋没的“委屈”。哪知道她颇为得意地说,她是慧眼识英雄。因为她见我比较忙,就没准备请我写,而是在民进市委会工作电脑的文件夹里查找,觉得这篇稿子还比较合适。她也不知道是谁写的。我乘机自我表彰式地挤兑她说:“看来你很有鉴赏能力嘛!”在紧张的工作中,有这样的趣事,我也觉得增添了工作的乐趣。
      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我把我的《携手同行:从一个站台到一座城市》原稿呈示于下:
      这是无数个站台中的一个站台,这是无数次跋涉中的一次跋涉。地点:上海北火车站;时间:1946年6月23日。当数不尽的标语、旗帜、横幅汇成一幅巨大的历史图景,锣鼓、爆竹、歌声、欢呼声融为一部恢弘的混声合唱,当王绍鏊、许广平、陶行知、田汉等叱咤风云的文化名人现身祈求和平的人海,一首携手同行的伟大诗篇便开启了它穿越历史时空的书写历程。
      这绝非一首静穆祥和的田园牧歌,更不是风花雪月的都市小调;它是汗水、血泪甚至生命融注而成的悲壮颂歌,因为伴随着它前行的并非一路掌声和鲜花,而是腥风和血雨、恐吓与子弹。当马叙伦、雷洁琼等血染南京下关车站,当冰冷的子弹炸开了李公朴寻求民主、自由的热血,当闻一多拍案而起登台发表“最后一次演讲”,我们怎能不去掂量这首历史诗篇中每一个字的分量。
      恩格斯曾经断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是的,追求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前辈们献出了自己的热血乃至生命,但“忠魂已化赤血飞,血润红花已蓓蕾”。我们看到,这列发出巨大历史轰鸣的列车一旦驶出,就呼啸着朝向远方挺进。当它驶进1948年5月1日这个站台的时候,“携手同行”的星星之火便开始形成了燎原之势——“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声音,这是我们熟知的“五一口号”,它似一座不朽的纪念碑,高高矗立在通往共和国的高地上。
      这列火车负载着英雄纯朴的遗愿,更负载着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最终驶向了北方,驶向了1949年的10月1日。“携手同行”的种子在先辈们的精心培育下,在历史风云的反复耕耘中,终于破土而出并茁壮成长起来。
      北京,是这一列火车的目的地;北京,最终又成为无数通往远方列车的新起点。众多苏醒的土地需要新思想的灌溉,众多襁褓中的城市需要新智慧的浇筑。其中有一列火车,掠过百废待兴的国土,坚毅地驶向了南方一个古老而又亟待创新的城市,这就是南充;这座川北重镇在共和国的晨曦中,欣喜地迎来了这一列火车。冻结的土地由此松动,新的城市轮廓开始勾勒。
      但是,城市不仅仅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遗产,它更应该成为我们告别传统、通向历史远方的站台。城市的边界需要拓展,城市的肌体需要更为强健,城市的面容应该更为靓丽,城市的天际线应该更为精彩。
    “大城崛起”成为新时代交给我们的一份并不轻松的试卷。
      作为参政党的一员,作为党外知识分子的一份子,面对这份试卷应该如何举笔?
      我回到先辈出发的地方,重温前贤动人的故事;我接过他们他们留存下来的精神遗产,冷静思谋我努力的方向——
      我是一名歌唱演员,我无法与建筑工人同行,爬上脚手架,与高楼一起向天空伸展;我也无法与筑路大哥一道,把道路推向远方;我更无法象科学家那样,为这个城市的崛起注入科技的活力;当然也无法象会计师那样,为这个城市的成长释放更多的能量。但是,我能够把蒸蒸日上的城市融入壮美的旋律,我能够把大城崛起的动人故事化为华美的词章,我能够让日新月异的城市与我的歌声一起飞翔,我能够让讴歌这个城市的歌声飞向远方,我能够让城市的夜色深情如梦,我更能在朝阳中唤醒它,让它生机勃发。
    “携手同行”,这是70年前从一个站台开启的壮美誓言;“携手同行”,这更是新时代赋予我们助推大城崛起的神圣理想。我要让这崛起的城市融入我的歌声,我更要让我的歌声伴随这个崛起的城市走向辉煌!
      与前一篇演讲稿比照,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两者之间有小小的雷同,即都将“列车”作为整篇稿子的关键词。由此可以见出,演讲稿的“创意”并非易事。在我的印象中,似乎那次演讲比赛没有举行或者举行了而我们没获奖?这次,市委会的同志根据演讲者李国庆的个人情况作了一些修订,在身份上吻合了,就更能给人“发自肺腑”的感觉。
      李国庆的确有很强的二度创造的能力,声音很有磁性,有很好的节奏感,而且在情感上非常投入,再加上他良好的气质和舞台表演的经验,在民进省委会的演讲比赛中斩获一等奖,又被推荐代表民进四川省委参加省委统战部主办的同主题演讲比赛,获得第二名。
      统战工作有轰轰烈烈的宏大主题,但也有不少看似细枝末节却又生动有趣的历史碎片。宏大主题的存留固然让人肃然起敬,但历史碎片有时也能发出别具一格的光亮,大家从我撰写演讲稿的历史中便可略见一斑。你说是吗?

   


 

·上一条:让足球成为特殊教育的一座桥——民进金牛区支部委员黄康毅侧记
·下一条:四川大学委员会杜芳随同民进中央调研组赴广西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