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 理论研讨 > 正文
 
做到“手莫伸” 跳出“周期律”——试析陈毅研究的时代意义
(2014-12-17 9:30:00) 来源:省委会
 
何从新
 
    “手莫伸”三字,出自陈毅1954年所作《感事书怀·七古·手莫伸》(以下简称《手莫伸》)一诗。诗中“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的诗句,是作者政治态度的坚定告白和磊落胸怀的真诚袒露,诗作发出了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要自律的呐喊,对那些向党和人民要权势、要享受、要名利的伸手派敲起了警钟。半个多世纪以来,“手莫伸”已被反复印证为坚持党性的警世恒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建设坚强有力的党,务必从严。尽管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但消极腐败现象、违纪违法案件依然时有发生,考验和危险尖锐地摆在面前。”2014年7月30日,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中央的这一决定,体现了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政治勇气,彰显了我们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坚定决心。而在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给予徐才厚开除党籍处分。同时,蒋洁敏、李东生、王永春等人也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上率下、较真碰硬,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从严治军,伸手派周永康、徐才厚等人无论抱有多大的侥幸心理,终究没能逃脱历史逻辑的惩罚。“手莫伸”到“零容忍”的党性约束,让人们看到了我们党的执政能跳出“周期律”的希望。作于60年前的陈毅《手莫伸》这首诗,在当下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凸显其深刻教益,这为陈毅研究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一、“手莫伸”:用历史逻辑警示,重在自律,自我净化
     “手莫伸”,这是一个经历了几十年革命斗争风雨考验的革命家对历史逻辑的深刻总结。“手莫伸”,是党员干部讲党性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一个前提。
      历史逻辑不可违背,若伸手万目睽睽难逃脱。陈毅诗作《手莫伸》作于1954年。据原诗自叙,诗人由京返宁,当时高、饶反党分裂活动已经暴露并遭到批判,诗人光明磊落的胸怀终于昭明于他人,这使他一吐胸中积郁,心情为之振奋。不仅如此,诗人从中意识到高、饶野心膨胀,其身败名裂应该给每个干部,尤其是给高级领导人敲响警钟。这就使一贯严于律己、勇做自我批评的陈毅不能不反躬自问。因此贯穿全诗的主线是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命题为“手莫伸”“以励晚节”,表达作者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愿望。全诗如下:“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渐怍。/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全诗语句铿锵,一咏三叹,直抒胸臆,诗中所阐明“伸手必被捉”的历史规律鞭辟入里,发人警醒:高、饶伸手太长,终于被捉;后来的林彪、“四人帮”伸手太长,终于被捉;周永康、徐才厚等人伸手太长,也没有逃脱历史的惩罚。“手莫伸”,这是一个经历了几十年革命斗争风雨考验的革命家对历史逻辑的深刻总结。
     “手莫伸”,是党员干部讲党性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一个前提。共产党是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私利。诗中进一步指出,向党和人民伸手的不只是高、饶这样的人,有伸手思想和行为的人还大有人在。有的人还没伸手是惧怕被捉,有的人还没伸手是想表示自己自觉,其实在心底里都是想伸手的,只是由于身边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很严才不敢伸手罢了。就心思而论,这些人是既爱权势,又爱粉黛,也爱推戴的。在诗中,作者以权位高高耸山岳,比喻权势崇拜者和钻营者渴望攫取高官大权,以便高高地凌驾于人民之上,对他人发号施令的心态;以爱河饮尽犹饥渴,揭露腐化堕落者的骄奢淫逸,欲壑难填;以颂歌盈耳神仙乐,形容某些当权者喜欢下级逢迎吹捧、歌功颂德,要名声,要荣誉。三个诘问句,形象地勾画了某些伸手派利欲熏心、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深刻地剖析并辛辣地嘲讽了他们公仆假面后的肮脏灵魂。高、饶、林彪、“四人帮”、周永康、徐才厚等人都没有把“手莫伸”作为党员干部讲党性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一个前提,而是藐视党纪国法,头脑越来越膨胀,手伸得越来越长,最终完全丧失了党员干部的党性,当然也就完全丧失了其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前提。除徐才厚等人被开除党籍,中共中央决定对周永康立案审查,不用“同志”两个字,表明他的违纪是严重的,下一步也是一定要开除党籍的。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周永康国家级领导人的庙堂已经轰然坍塌,其“立言”、“立德”正好是立案审查的切入点。
    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应该把自律放在第一位。诗作在揭露和讽刺了伸手派的丑恶行径之后,作者进而向有伸手思想和行为的人发出劝诫和诘问: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渐怍。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来自人民,当然就不应忘本而做出对不起人民的事,况且衣食住行皆为人民所奉,无人民你又怎么活得下去,一个人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一点贡献,那是党培养的结果,不应作为向党讨价还价的筹码,即使曾经立过功劳,也肯定会有过失应感惭愧而痛加改正。这是多么质朴的语言,是多么普通的道理,这是劝诫和诘问,也是作者的自勉自励之辞。时刻把人民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功劳和成绩归功于党和人民,不仅不向党和人民伸手,还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纠正错误,继续努力,可见陈毅思想境界之高尚。其核心思想就是: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应该把自律放在第一位。当下,重温陈毅《手莫伸》一诗,让人对诗中的“四个想到”充分体现出的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坦荡磊落的胸襟,以及不幸而言中历史逻辑而感佩之至。“手莫伸”侧重从自律的角度讲党性约束,联系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上率下、较真碰硬,以“八项规定”开路,立反“四风”,践行群众路线,强力推动从严治党,惩戒贪污腐败“零容忍”,让人们再次看到了陈毅《手莫伸》诗作的现实针对性和不朽的生命力,这赋予了陈毅研究新的时代意义。
     二、“零容忍”:使想伸之手不敢伸,重在他律,制度威慑
     打铁还需自身硬,使想伸之手不敢伸。习近平讲到:“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零容忍” 重在他律,“严”字当头治理腐败。要清醒地看到,不论过去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知耻”却“行耻”,以“四风”为代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还不同程度存在。就有那么一些干部蜕化变质到了热衷低级趣味、将庸俗当时尚乃至丧失廉耻、颠倒黑白的地步。为此,习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廉耻,要“自律”。那些浑浑噩噩或心存侥幸的党员干部并没有警醒起来,痛改前非。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的“自律”收效不够明显的情况下,严格落实制度,严格执行法律,毫不手软地惩戒腐败分子,“以‘惩’促‘治’、以‘打’促‘防’” ,让周永康徐才厚们在严厉的党纪国法面前倒下的“他律” ,就是不得不用的现实选择。习总书记2014年6月17日在接见空军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时的讲话中说道:“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重点在铸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上下功夫,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培养战斗精神、提高战斗力上下功夫,在强化党的组织上下功夫,在改进作风、弘扬正气上下功夫,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可靠保证。”打铁还需自身硬。传承党性,端正党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零容忍” 重在他律,使想伸之手不敢伸,这也是一种治党治军的刚性逻辑。
    “手莫伸”,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讲话、批示中,从增强党性、加强学习、遵纪守法等多个层面阐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中共中央指出: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严明党的纪律,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中共中央对周永康、徐才厚严重违纪问题的查处,进一步体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鲜明态度,表明了党坚决反对腐败、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反腐败斗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其实,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就是要党员干部“手莫伸”,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地位的牢固要靠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维护。
    “手莫伸”到“零容忍”,共同完成了对党性认识和党纪约束的升华。习近平讲过:“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全党同志要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习近平这段语重心长的讲话,其实质与陈毅《手莫伸》诗中“四个想到” 所表达的摆正党员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党员应有的崇高境界和坦荡胸襟何其相似,当下进行党性教育实现党员党性的升华,把这首诗纳入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教材内容十分必要。“手莫伸”,这是一个经历了几十年革命斗争风雨考验的革命家对历史逻辑的深刻总结。“零容忍”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其“打虎”所喻示的政治智慧、所彰显的治理绩效,正是中国走向复兴的动力之匙、能力之基、信心之源。十八大后,从中央国家机关到地方党委政府,从国有企业到事业单位,从金融机构到教育系统……中国的反腐败同时拉开前所未有的宽广战线,其“即战力”、执行力和持久力堪称空前,其辉煌战事、彪炳战绩和丰硕战果有目共睹。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反腐风暴,势如破竹;反腐败斗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纵深推进,被查处的涉案官员层级之高,密度之大,涉面之广,信息披露之迅捷透明,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党心民心为之振奋。“手莫伸”到“零容忍”,实现长期执政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党性升华,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不可或缺的基石。
     三、做到“手莫伸”,才能跳出“周期律
     “历史周期律”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政权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在中国,极端的贫富悬殊是历史周期律的推手。历史周期律问题,是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向毛泽东提出的问题。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谈到“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律。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手莫伸》中提到的“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实际上就是党内和党外的监督,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手莫伸”,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问题,跳出这周期律。
     历史经验值得注意,“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手莫伸》是陈毅在既振奋又审慎的心境下写成的。之所以说是“审慎”,在于陈毅认为应从高、饶事件中汲取教训,自己的立身、立言须保持足够的警惕。“卒章显其志”,在诗的最后,诗人对自己、对党的高级干部、也对世人写下了饱含哲理深度、足可成为人生儆戒的诗句:吁嗟呼,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陈毅化用了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即如同九牛失去一毛,同死去的蝼蛄和蚂蚁有什么不同?)的语句,指出居功自傲是要不得的。进一步诗人引用了李商隐《咏史》的诗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强调历史规律不能违背。这四句诗旨在总结古今无数事实教训,证明凡是事业成功都由于谦逊谨慎,而事业失败则是由于骄奢淫逸,真正的革命者应记住这个道理。否则,必蹈前车之覆辙。这四句诗掷地有声,读来使人警醒。类似的忧虑在黄炎培关于“周期律”的谈话中作了展开:“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当即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945年党的七大关于正确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建设优良党风的举措确立,就是寻找新路的开始。1956年9月在党的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又告诫说:“即使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这为十八大以来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陈毅的诗句所总结的人生哲理和毛泽东的这些言论在精神上是完全一致的。当下,党员干部、党员个人乃至非党群众,细心领会陈毅“手莫伸”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都会在重温那段历史的同时,净化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而这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尤显重要。
    “手莫伸”到“零容忍”的党性约束,有承传又有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我们党的执政能跳出“周期律”的希望。 不可否认,腐败现象在近年多发且有恶化趋势,令人担忧。2012年12月25日,习近平在走访各民主党派机关时与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谈话中,谈到了毛主席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一段对话,指出这“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习总书记向民主党派提及这个著名谈话,反映出当今共产党人对提高执政能力的忧患意识。他说“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要教育引导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两个务必”,自觉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不能安于现状、盲目乐观,不能囿于眼前、轻视长远,不能掩盖矛盾、回避问题,不能贪图享受、攀比阔气。”作为执政党领导人,有强烈的忧党、忧国、忧民意识,更可贵的是能履行责任,勇于担当。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揪出周永康这个“大老虎”,标志着习近平和这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反腐败的坚定决心,也说明习近平已经找到了能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新路。这是中国走向复兴的动力之匙、能力之基、信心之源。
    “手莫伸”到“零容忍”的落脚点都在党性约束,呈现出共同的认识角度和规范方式,并且都归结到一个目标,就是我们党要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意识和能力,随时清除肌体上的病毒。只有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才能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挑战,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跳出“周期律”。在这场影响深远的全党乃至全民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有必要借鉴历史经验,继承革命传统,挖掘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财富,这正是陈毅研究的时代意义。
·上一条:“大宣传”思维下的民主党派宣传工作初探——以四川民进宣传工作为例
·下一条:转型谋提升,助力新农村——试谈精准扶贫中如何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智力引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