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建
4月10日,我怀揣着梦想和希望,跨越巴山蜀水,走进了中央文化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参加了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的为期十五天的“四川群众文艺‘一馆一骨干’第一期研修班(戏剧类)培训”,让我这个乡村守望人,得以有机会仰望星空,跟大家交流学习。 培训课程精彩纷呈。我们在中央党校李媛媛教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授课里,深刻领悟了文明复兴、意识形态、精神内蕴及新质生产力;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黄小驹《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努力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讲解中,体会到作为群文人要坚持服务人民,在大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努力推动文艺创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宋宝珍的《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路径和艺术特征》中学习把握时代脉搏,追求思想精神,反映当代生活;在国家一级导演、文学(艺术)博士王晓鹰老师主讲的《中国戏剧原创的困境和超越》中,领略到戏剧创作的“诗化意象”;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百灵教授《演员的修养,功夫在演外》中体会到先做人、后演戏的道理。每一堂课,学员们都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感。学习过程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心灵洗礼,极大地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和知识面,一个个仿佛拿到了一把打开艺术精妙之门的钥匙。 我们还走进东方歌舞集团观摩《唯我清白》的排练,在中国国家话剧院聆听《戏剧创作分享》,在天津青年京剧院观摩京剧表演,在繁星戏剧村观看话剧《我是余欢水》。这些使学员们对舞台艺术丰富的表现技巧呈现出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有了深切的体会。在中国共产党党史馆、平津战役纪念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展馆,大家重温了红色经典和传统文化,先辈们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在党性洗礼中得到了精神升华、在感悟祖国灿烂的文化中培育了爱国之情,激发了报国之志。 随着培训进入尾声,我也将把培训所学、所思、所得,运用到我平凡的工作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精进技艺和创作能力,努力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温度、有情怀、接地气的群众文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