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盛
在川北丘陵深处的三台县,民进三台县支部委员会正进行着一场探索,旨在讲好中国多党合作故事,激活县域民主党派活力,破解基层统战工作“能见度”不足难题,并荣获“民进中央宣教工作优秀集体”称号。
直面现实:认知空白待填补
走进三台县乡镇村落,民进会员常遇“身份困惑”,如“你们是做什么的?”“民主党派和政协一样吗?”等疑问,折射出基层对统一战线工作和多党合作制度的陌生。不仅如此,组织内部部分会员对自身参政党成员定位、职能及价值认识模糊,影响履职主动性与效能。
破局之路:构建“宣传 +”体系
面对挑战,三台民进支部从思想、制度、活动、传播四方面构建“宣传 +”工作体系。
思想筑基:“根深方能叶茂”,支部将思想建设视为关键。除常规理论学习,更打造“行走的课堂”。组织会员深入梓州,在乡村振兴现场、红色教育基地感受时代脉搏。如一位教育界会员在重点项目工地学习后,深刻理解建言价值,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思想认同为履职注入动力。
制度护航:支部深知会员是组织活力源泉,着力保障会员“四权”。通过工作定期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会员建议闭环处理等,让会员了解组织。“会员议政日”和“金点子”平台激发会员智慧,且支部重视会员社情民意与调研报告,专班跟进,增强会员建言信心。
活动铸魂:打造特色品牌活动提升组织吸引力。利用民进国学院三台传习所开展“书香民进·悦读三台”读书会,结合时政碰撞思想;“我为三台献一策”年度论坛搭建对话桥梁,围绕县委中心,种下“金点子”;“会员风采展示周”讲述会员“双岗建功”故事。活动突出会员主体,鼓励全程参与,让会员找到“精神家园”。
媒体扩音:确立“有调研、活动就有新闻报道”原则,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向上对接会中央、省级会内媒体,横向联动《绵阳日报》等地方主流媒体,向下深耕市县融媒体平台,积极向民进绵阳市委公众号投稿。重要调研、活动均有报道,市县“两会”时代表委员主动展示履职风采,提升支部影响力。
硕果初现:成效显著获肯定
持续努力带来成果。组织凝聚力增强,会员归属感与履职热情高涨;履职成果受关注,部分建议转化为发展举措;会员对自身价值认识深刻,履职信心坚定。支部先后荣获“民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集体”“民进中央宣教工作优秀集体”,民进四川省委“先进基层组织”;1名会员荣获民进中央宣传部“宣教工作优秀个人”,1名会员荣获民进四川省委成立40周年优秀会员等荣誉是对探索的认可。
展望未来:期待助力促发展
尽管成绩斐然,挑战仍存。基层认知“温差”难短期内消除,部分会员履职能力有待提升。未来,支部计划创新形式,用微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方式深入镇乡村居普及统战知识,消除认知“盲区”。同时深化会员履职能力培训,开设相关课程,组织模拟提案等提升“五种能力”。
他们期盼中共中央加大力度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宣传教育向基层纵深覆盖,将相关内容系统生动纳入各级党校、社院主体班次及乡镇、村居干部培训体系,并融入国民教育等,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希望在宣传策划等方面给予基层民主党派组织更多指导与资源倾斜,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
民进三台县支部的故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基层生长的生动缩影。让多党合作之树在基层根深叶茂,需思想、制度、实践与传播共同发力。期待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同频共振,让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在县域大地讲得更精彩,多党合作之花在民族复兴征程绽放更绚烂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