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组织 > 成都 > 正文
 
我的民进故事|在新征程上践行党的文艺政策讲好中国故事
(2025-6-20 12:52:00) 来源:

张红

 

2025年5月初夏,万物生长,草木繁嫣,我有幸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新时代四川戏曲创作理论与评论人才培训》6月16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新时代四川戏曲创作理论与评论人才培训》第二十二讲《新时代党的文艺政策与戏曲评论发展》在四川传媒学院西区A12-407开讲,由刘蔚然老师为学员授课。

通过刘蔚然老师的《新时代党的文艺政策与戏曲评论发展》的授课,我深刻认识到文艺作品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优秀的作品如《孤注一掷》《长津湖》等,以不同的题材和叙事方式呼应社会关切,承载着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这让我明白,戏曲的创作理论与评论发展也应关注作品是否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是否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发挥文艺作品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川剧艺术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到“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川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戏曲艺术的高度重视,为川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我深切体会到,这些政策不仅是对川剧艺术的扶持,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中国民主促进会长期以来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和文化传媒发展的宗旨高度契合。

在党的文艺政策引领下,川剧艺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现实题材川剧创作迎来高潮,如《草鞋县令》以清代什邡县令纪大奎的故事为原型,通过艺术演绎传递清正廉洁的价值观,这些作品紧扣时代脉搏,以艺术的形式传递正能量。新编历史剧、古装剧也在探索中逐渐回归大众视野同时川剧在文旅融合方面不断创新,穿梭在成都的多个景区和街道,已有多处沉浸式川剧体验项目,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川剧变脸、火等绝技,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为川剧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价值层面,文艺作品创作理论与评论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展现中国文化的特色与魅力。文艺作品作为传播“中国故事”的核心载体,对于建构文化软实力、突破西方文化中心论叙具有关键作用。在内容维度上,明确了“中国故事”的三维界定,让我认识到文艺创作理论与要坚守历史真实与价值导向的统一。

在方法层面,了解到通过强化文化自信、内容创新和利用各种新的传播渠道方法,有效提升中国故事的传播效能。这些逻辑为文艺创作理论和评论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去创作和评价戏曲作品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表现。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关注川剧创新实践,当看到川剧在音乐、舞美设计上大胆突破时,要从艺术规律和审美角度出发,分析其创新的亮点与不足,为川剧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比如针对部分川剧新剧目过度追求声光特效而削弱传统韵味的问题,评论工作者应及时发声,引导创作者在创新与守正中找到平衡。

新时代对戏曲创作理论和评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艺术洞察力。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培训和研讨活动,与其他领域的各类人群交流思想,拓宽视野。同时,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川剧的创作理论与评论工作,为川剧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由于此次培训学习,学员来自全国11省市的优秀人才,全班30个学员其中有25个中国党员,一个预备党员,还有我一个民主党派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次日,为方便组织中共党员开展政治学习,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应相关要求,成立了“新时代四川戏曲创作理论与评论人才培训”临时党支部。我有幸作为民主党派成员身份参与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见证了临时党支部成立庄严而神圣的辉煌时刻!

中国民主促进会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必将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凝聚改革共识,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充分发挥民进在教育文化出版传媒领域的界别优势,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需和人民群众迫切期待为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发挥参政党作用。

·上一条:四川大学委员会副主委赵艾东参加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
·下一条:民进泉州市委会来蓉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