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成果展示 > 正文
 
我的民进故事|三江潮涌处 法治逐光行——民进律师的初心与成长
(2025-7-29 13:53:00) 来源:

高源       

今年,中国民主促进会迎来八十华诞。作为一名乐山民进的青年刑事律师,回望六载光阴--在法庭上,我以法律为武器捍卫公平;在民进组织中,我以热忱为纽带践行初心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刑事律师到如今在法庭上坚定守护正义的“刑辩光”,我的每一步成长都与民进组织的滋养密不可分每一步成才都镌刻着民进精神的印记我常伫立岷江畔,看三江汇流奔涌向前——正如民进组织的精神滋养,让我的职业生涯与信仰在激荡中愈发坚定。

 2019年,我作为四川三江汇律师事务所的刑事律师,因长期从事刑事辩护业务关注青少年犯罪与社会公益,被推荐加入民进。彼时,我对民主党派的认识仅停留在“参政议政”的概念层面。第一次参加民进乐山市委会的会议时,听到前辈们讨论“法律援助进社区”“法治教育校园行”等提案,那些具体而微的民生议题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法律人的专业能力,也能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服务社会。   

怀着激动的心情洋洋洒洒地手写了入会申请并向市委会递交。乐山民进陈鸿老师在入会谈话时说:“民进人要有‘三江汇流’的胸怀——专业精进如水,服务社会如潮。”这句话成为我的行动指南。民进的组织生活让我迅速融入集体。市委会的“双岗建功”活动鼓励会员在本职工作和社会服务中双线发力。我结合刑事律师的专业,参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公益普法,为青少年讲授法律课。这些实践让我明白:法律不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传递温度的工具。依托四川三江汇律所平台,我参与民进“同心·法律驿站”项目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先后到马边7个乡镇开展“送法进乡镇”多场法律专题讲座每每讲座完后,老百姓总会围住我,让我解答他们的法律困惑。当听到“我这会知道怎么做了”“以后我也让我小孩考律师”“不懂法律不行啊”……深深地明白--法治的种子,正通过民进的组织在乡土间悄然萌芽生长  

会史学习让我对民进的精神内核有了更深理解。 2020年,我以“益心为公”公益诉讼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乐山市检察院的多起未成年人保护案件。我开始思考:作为律师,如何在专业领域践行“立会为公”?在办理一起校园性侵案件时,我不仅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控告援助,还与民进教育界会员联合推动校园法治宣讲活动。当看到孩子们从畏惧法律到主动提问,答案逐渐清晰--用法律守护弱势群体的尊严,用专业推动社会公平。此时我深刻体会到民进“立会为公”的宗旨与法律职业的使命感竟如此契合。 

2021年起,我在组织的鼓励下,尝试将法律实践转化为政策建议针对优化营商环境我提出《关于加大对中小微民营企业适用“合规不起诉制度”建议》;针对网络诈骗高发现象,我撰写《建议对我市办理的境外电信网络诈骗从犯从宽减轻处罚针对轻罪治理,我提出《对轻微刑事犯罪记录封存的建议》《减少刑事处罚必要性的建议》等社情民意和提案。获得民进前辈高度评价“法律人的严谨与民进人的情怀,在这些社情民意和提案中融为一体。

二〇二三年因组织需要,组织关系转入民进乐山市中区总支成为以教育为主的总支会员中唯一的法律人。刑辩之路是一条荆棘之路,办理的一起七旬拾荒老人被控盗窃罪案,当事人没有犯罪事实,我坚持无罪辩护,但取证受阻陈鸿老师将《民进会史人物志》递给我:“你看,我们民进前辈们当年在白色恐怖下办报刊、兴教育,靠的从来不是顺境中的坚持。”这句话让我重燃斗志。最终,检察院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决定,防止冤案的发生。当事人拿到不起诉决定书时颤抖的双手满眼的泪水,让我真切体会到民进“立会为公”精神的当代回响,原来,微光真的可以照亮远方

如今,我仍常带着律所青年律师参与民进的社会服务。每当他们问“为何坚持”,我便分享自己的故事:民进教会我,法律不仅是法庭上的据理力争,更是照亮弱势群体前路的光需要在社会服务中的默默耕耘;而民进人的身份,让我始终铭记“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从刑事辩护席到参政议政台,从个案辩护到制度建言,民进赋予我的不仅是平台,更是信仰。未来,我愿继续以法律为剑、以民进为盾,在守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做一朵“永远向光而生”的浪花。

八十载风雨兼程,民进人以行动诠释“正道”;而我,愿以法律为笔,继续书写属于新时代民进人的篇章——既有法条的理性,亦有民生的温度。  

 

 

(作者:高源,民进乐山市委会会员、四川三江汇律师事务所刑事律师,乐山市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一条:我的民进故事|十八春秋履职路 银发丹心献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