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盛
在国际风云变幻、经济形势波谲云诡的当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警示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急剧上升且持续攀升”,全球GDP增长率有所放缓,宽松金融环境下的“疲软趋势”暗藏危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世界目光聚焦之处,有战火纷飞的伤痛,有经济博弈的紧张。然而,在华夏大地的四川,一场名为“川超”的足球盛宴,正以独特的姿态书写着不一样的故事。
“川超”,追根溯源与贵州村超、江苏苏超同根相连,却有着属于自己的鲜明特色与重大意义。当我们将视野投向国际,战争的阴影笼罩着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受阻,民生困苦不堪。而我们身处和平的中国,“川超”的出现,无疑是对和平发展环境的珍惜与利用,是在时代浪潮中奏响的一曲积极向上的乐章。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着力点的当下,“川超”的价值愈发凸显。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和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川超”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它更是百业与城乡融合的纽带,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口罩三年后的复苏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经济节奏都经历了一定的调整。“川超”的雄起,恰如一针强心剂,振奋着人心,有力地拉动了内需增长。它促进了雪山、草原、盆地、丘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物质分享,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因足球相聚,因“川超”带来的文化魅力和消费机遇而紧密相连。这种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增进了民族团结,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多元的活力,为构建国内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贡献着力量。
“川超”所到之处,赛事与文旅深度融合,形成了强大的“赛事经济”效应。以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为例,四川各地以“川超”为核心,创新推出“票根经济”组合拳,构建起“观赛 - 消费 - 游览”闭环生态。绵阳三台县将足球联赛与潼川古城的非遗展演相结合,乐山赛区将足球激情、世界遗产与美食完美融合,各地通过精准滴灌的举措,让“川超”成为串联文旅消费的“聚合器”。据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15时,全省纳入统计的A级景区接待游客534.85万人次、门票收入4607.76万元,与去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分别增长20.51%、34.81%。这不仅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旅游等产业的繁荣,更为四川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为四川在全国经济版图中提升地位增添了有力的筹码。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川超”也是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迈出的坚实步伐。正如江苏通过苏超来缩短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四川的“川超”也承载着均衡省内各地发展的使命。成都GDP在全省占比较大,而其他城市需要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川超”为攀枝花的钒钛、绵阳的北斗等特色产业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有望打破成都独大的局面,让一百八十三个区县抱团参赛,形成川超产业联盟,促进各城市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在这个“川超”的赛场上,球迷的声浪、群众的热浪,早已超越了对足球比赛本身的执着。它是四川人民雄起的精神风貌的展现,是各地区之间友谊的桥梁,更是互相消费提档升级的绝佳机会。玩得开心、踢得好看、耍得安逸、吃得巴适、住得舒服,这“5”个得分,才是“川超”的实质,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它让人们在享受足球乐趣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提升了生活的品质。
“川超”比的不是分数,而是四川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决心与勇气,是促进各民族大团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懈追求。在国际经济风雨飘摇之时,“川超”为四川经济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为国内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贡献着独特的力量。让我们为“川超”加油,期待它在未来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书写更多关于体育、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