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翃
2007年初,民进四川省第六次代表大会换届筹备工作随着元旦的结束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为此机关正式成立了会务组和秘书组,两组组长分别由张宏和我担任。按照常规思路,我将需要起草的主要文件拉出清单、任务分配到人,以便接受任务的同志好尽早搜集资料。3月底初稿形成后交领导初审,7份材料中6份获得初步通过,惟有致敬信初稿的上方领导签字“请阎翃同志执笔完成”。看到这八个字,我明白这份稿子初审没有通过。 回到办公室,反复研究此篇稿件,我发现结构还算清楚、文字也比较流畅,但问题出在向谁致敬、为什么致敬的指向模糊,如果不仔细琢磨,放在哪一次代表大会都可以。找到问题后,我既高兴又自责。高兴的是我知道从何入手,自责的是自己在安排工作时忽略了承担任务的同志是一位到机关不足一年的年轻人。 为起草文件做足准备 随后,我用了一周时间,在相关市级组织专干的帮助下,把不再担任新一届省委委员的22位同志在民进会内和政府、人大、政协以及自身工作单位的任职情况作了一次彻底梳理,并归类为五种情况: 一是有3位担任民进省委主、副委和秘书长,即主委苟建丽、副主委谢文楷、秘书长康济民;4位担任市级组织主委或总支主任,即王文君(攀枝花)、刘志刚(遂宁)、杨胜宽(乐山)、张忠全(眉山);5位担任市级组织副主委,即杨明辉(绵阳)、邵继荣(乐山)、罗学海(攀枝花)、蔡擎元(绵阳)、罗虞华(攀枝花);秦敏慧担任遂宁市委秘书长。 二是有4位正在和曾经在政府有关部门和社团担任实职,即省文史馆副馆长康济民、省妇联副主任苟建丽、绵阳市教委副主任杨明辉、江油市副市长蔡擎元。 三是有5位(谢文楷、刘志刚、杨胜宽、蔡擎元、罗虞华)当选和曾经当选省、市人大代表,其中谢文楷当选省人大常委。 四是有13位担任和曾经担任全国、省、市三级政协委员,他们分别是:苟建丽、康济民、王文君、方国渊、徐丽桥、刘志刚、杨明辉、邵继荣、罗学海、张忠全、李星炜、谭光全、游思前。其中苟建丽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两届、常委一届,成都市政协副主席一届、省政协副主席两届,王文君、方国渊担任省政协常委两届,王文君、刘志刚、张忠全、李星炜4位分别担任攀枝花、遂宁、眉山市、成都市武侯区政协副主席。 五是有5位担任本单位的实职,即电子科大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谢文楷、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方国渊、四川省曲艺团团长徐丽桥、四川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孙恺祥、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杨胜宽。 当统计归类完成后,我突然觉得,这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不是更换一、两位领导,而是四川民进自上而下的又一次政治交接。这些同志绝大部分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加入民进,很多都是由“种子”会员成长为骨干、继而成为领导班子成员或“领军人物”,多年来他们为民进组织的不断壮大、为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推进付出的艰辛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历史和后人应该记住他们!因此,全体代表向他们表达致敬不是一种仪式,而是心声。思路一出,我觉得草拟致敬信的基调开始变得明朗起来了,自己提笔拟稿的底气也变得足了起来。 总体评价一次通过 具体点评出现分歧 当基调明朗后,我觉得应该考虑文章结构和语言组织两个问题。致敬信属于公文范畴,因此,在结构问题上不需要创新,更多的精力要放在后一个问题上。语言组织要力求“言之有物”,既需要力避空发议论和语言漂浮,更需要解决好背景交代、重点突出、表态中肯三个问题。 我首先用了250字完成背景交代,以此明示22位老同志多年来努力工作的意义所在;先后用300多字在三处对他们的奉献作出总体评价;又以不到300字表述了后来者该传承什么以及对老同志的希望……这些表述均一次通过。而主要分歧集中在致敬信第三段对苟建丽评价的后缀语的选择上。 评价原文是:其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工作上的以身作则,作风上的求真务实,以及礼贤下士的长者风度,待人接物的温文儒雅,以理服人的学识修养,兼容并蓄的宽阔胸襟,磊落坦荡的人格魅力,关心同志的大姐情怀……当时我草拟了三个版本的后缀语供讨论审查之用:一是“成为了会员和机关干部砺炼素养的榜样”;二是“让会员和机关干部感受到了亦师亦友的亲切和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踏实”;三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公认和民进会员的一致好评”。综合反馈意见大致如下:机关退休和会内的老会员比较倾向第一种表述;省市机关在职的年轻干部积极推荐第二种表述;领导层和长于公文写作的同志觉得应该是第三种表述。反复斟酌,觉得九句评价的内容不仅仅属于“素养”范畴,所以放弃第一种表述;而第二种表述尽管形象贴切,但感性的成份多了一些,正式文稿采用不妥,最终确定选择第三种表述。看着机关干部遗憾的表情,我向大家表示会在以后写苟建丽个人的文章中用上这句话。一年后,我完成《平生风义兼师友》一文,兑现了我对大家的承诺。 大家对《致敬信》在提到谢文楷副主委、康济民秘书长时的用语也认为是实事求是的。原文是:谢文楷同志在会务工作中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勤勉尽责的精神风貌和严于律己、豁达宽厚的优秀品质让广大会员和机关干部体会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力量。康济民同志在担任省委会秘书长的8年中,认真总结以往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完善《民进四川省委机关管理制度》、《民进四川省委机关工作手册》并汇编成册,推进了会务工作和机关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注意团结、带领机关干部认真落实主委会议的各项决定,确保了机关工作任务的出色完成,为省委会机关形成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团结和谐的良好工作氛围做出的有益探索也是有目共睹的。 反响不俗 六代会召开前夕,我陪同王康副主委到机场迎接民进中央领导严隽琪一行,在短暂的寒暄之后,严主席的随行人员就提出要看致敬信,并说这是中央主要领导的交代,要对建丽同志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因为事先有所准备,所以,我将随身带去的致敬信以及形成的主要参考依据(包括22位同志在会内外的任职情况统计),一并交与有关同志。第二天,中央有关同志就将他们非常赞同致敬信内容的意见反馈我们。 六代会上,当大会主席团推荐的致信人梁勇以他标准的普通话、浑厚的男中音宣读完致敬信,会场响起长久掌声时,我感到自己用心执笔的这份文稿的内容吻合了代表的心声。 当年6月下旬,张宏秘书长和我到北京参加民进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报到后我们把编辑的六代会专刊分送给28个兄弟省市区参会同志。大家看后也认为这份致敬信内容涵盖全面、群体刻画用心、重点表述得体,不是一篇通稿,就是基于本次不再担任省委委员的老同志的基本情况而写,也只适用于这次代表大会。 现在必须纠正的统计错误和需要指出的遗憾:一是当时统计时漏掉刘志刚担任省人大代表;二是对当时还在教育一线工作的7位同志(谢文楷、杨胜宽、邵继荣、谭光全、罗虞华、车中智、孙恺祥)、新阶层人士(李星炜)、机关干部(杨国辉、徐奇)同志没有作出明确提及。尽管当时有资料相对缺乏、时间紧迫、任务多头等因素,但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
参加工作27年了,多数时期都在干“爬格子”的工作,其间也参与、独立完成不少大稿、要稿,但这篇不足1800字的致敬信至今都给我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究其原因,我想更主要的是这22位同志为延续并成就民进事业,继而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向前发展的长期努力让我感动!而我在心的支配下、用情专注地代表大家表达了这份感动!
附: 二十二位不再担任新一届省委委员同志的有关情况: 苟建丽(时任民进四川省委主委,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 谢文楷(时任民进四川省委会副主委、省人大常委、电子科大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康济民(时任省政协副秘书长、省文史馆副馆长,曾任民进四川省委秘书长) 王文君(曾任民进攀枝花市委会主委,省政协常委、市政协副主席) 刘志刚(曾任民进遂宁市委会主委,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 方国渊(时任省政协常委,曾任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徐丽桥(时任省政协委员,曾任省曲艺团团长) 杨明辉(时任绵阳市委会副主委,曾任省政协委员、绵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邵继荣(曾任民进乐山市委会副主委、现任省政协委员) 罗学海(时任民进攀枝花市委会副主委,曾任攀枝花市政协委员) 张忠全(曾任民进眉山总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 李星炜(时任成都市政协委员,曾任武侯区政协副主席) 谭光全(时任遂宁市政协常委) 游思前(时任南充市政协委员) 杨胜宽(曾任民进乐山市委会主委、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时任省人大代表) 蔡擎元(曾任民进绵阳市委会副主委、绵阳市人大代表、江油市副市长) 罗虞华(时任民进攀枝花市委会副主委,曾任攀枝花市人大代表、攀枝花市第一小学校长) 秦敏慧(曾任民进遂宁市委会秘书长) 车中智(时为成都第七中学高级教师) 孙恺祥(曾任四川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 杨国辉(时任民进四川省委副巡视员) 徐奇(曾任民进四川省委组织处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