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沙龙 > 闲话杂谈 > 正文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有感
(2015-7-13 15:28:00) 来源:内江

伍万东

    历史是什么?按照通常的解释,历史至少应该有两个内容:一是人类经历过的往事;二是对此种往事的记述与研究。前者讲的是历史事实,后者则包含了历史观,也就是后人对往事的看法和态度。人们对待过去一些重大事件的态度,实际上也反映了他们对今天和未来的看法。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近代以来,中国人饱受了过多劫掠和沧桑,失去了太多尊严与自信。只因我们一时的落后,列强便用血与火来教会我们认识什么叫屈辱,什么叫残忍,什么叫蹂躏,什么叫不平等。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大规模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妄图灭亡中国。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超过30万无辜平民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屠杀中被残害致死。虽然在此之前,我已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看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许多报道及照片,但当再次看到这些照片时,我依然悲愤难忍。
    回顾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或许在所有国人的心中,都是一段令人心碎却又让人难以忘怀的沉痛历史,1937年的7月7日,在日本精心泡制的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在随后的8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凭借着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和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不怕牺牲,不畏强敌,跟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的持久战,成功在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军队数百万的兵力,不仅取得了中国国内抗战的全面胜利,也有效切断了日本与德、意结盟的连接,一举粉碎了他们妄图组成法西斯联盟的梦想,为亚洲战场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拼搏精神,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统一抗战的团结精神,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是抗战精神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积累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是抗战历史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历史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自1921年7月建党至今,历史证明了我们的党是正义的、先进的、无私的。党不仅是抗战中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辉旗帜,而且是今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光辉旗帜,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同时,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是全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国共产党结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并已完成了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民族夙愿。党不仅是抗战中领导中国人民与世界法西斯罪恶势力作坚决斗争的重要力量,而且是今天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党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方针,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推动世界向着光明和进步的目标迈进。
    仇恨也许可以化解,创伤也许可以弥合,但历史的教训不能被忘却,抗战精神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同胞;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悲壮惨烈与不屈抗争应该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现实力量。

·上一条:资阳的五“台”山
·下一条:枕着铁道交响乐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