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沙龙 > 闲话杂谈 > 正文
 
多年之梦,手握花香
(2015-8-13 10:27:00) 来源:遂宁

刘富伦

    自信人生几十年,全在心境存方圆。风雨几十载,冷暖其先知。如果把自己34年的教学生涯比作34集连续剧,猛然发现,看似平淡的剧情似乎还有几个节点值得回放。
    一、1984---少年壮志不言愁
    那一年, 我已在一个村校的土坯屋里执教了3年,入教的17岁时的青涩在人生底片上过滤之后,眼眸的亮色掺进了不少尘埃。白天,四十多个农家孩子在青石板做成的课桌前与我铿锵同诵;夜晚,一盏昏黄灯光摇曳我求学的激情,惨白火烬照耀着我人生的突围情景。同年4月,四川破天荒地开展全省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我波澜不惊地去镇上参加了小学中段语文考试,一个月后成绩揭晓,我的分数全乡第一,但当时我无暇思考这个第一的名号对我有多少意义?还记得,那年9月10日临近放晚学时,村小校长气喘吁吁挑着7根黄漆面、黑漆脚的方凳从十几里外的乡小回来,马上急吼吼地敲响了那十几公分长的钢管,两百多个孩子从土墙房四涌而出,很快土坝上就站起了几列参差不齐的队伍。校长激动不已的讲了两件事:一是我们有了教师节,今天的第一个教师节乡政府给每个教师发了一根凳子,我们感到无上光荣(说到这他双手举起了一根凳子);一是我们校唯一的公办教师刘老师后天要去县城培训了,因为他教法考试考了个全乡第一(说着用手指着我)。如血残阳的那个傍晚,就此为我拉开人生拼搏的帷幕,吸引我去看月华浅深、星星点灯。在县城读小学语文教师骨干培训班的半年时光里,课间认真听讲、课余拼命自学,为的是在10月的四川自考的战场上取得胜利!“天道酬勤”,在第一次考试中,“现代汉语”“写作”两科均顺利过关。两年后,我成为四川首批自考专科毕业生,凭着“专科”学历这块敲门装,我而后去了乡初中任教。
   二、1994---大爱惊醒梦中人
    这一年,我在另一所初中已教了四年,4月的一天,校长与我闲聊,无意中触及教师价值这个嚼烂了的话题,他引出了一个故事,说他爱人所任教的村小一位姓罗的民办教师正在泥土夯筑的讲台上给学生演算数学题时,猝然倒下,迅即死去。安葬时,那个班的学生不顾瓢泼大雨,齐刷刷的跪在坟前!一道闪电掠过我的心田,我意识到让学生铭记的是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勤恳魅力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低调努力。听闻这个感人故事以后,我马上搭乘校长一并骑上50摩托去了20里外的那个村小,在依偎村小的半山坡上看到了罗老师的新坟簇拥着白花犹在的花圈。生平第一次,我为一个虽然普通但人格伟大的教师流下了“男儿泪”。当天晚上,我一气呵成写出了《风雨人生写悲壮》的新闻稿,第二天去区教办盖章走完程序后,迅速投寄《教育导报》。5月13日,该文章发表在了该杂志上。新闻的刊发,在全县教育系统迅速刮起了一股学习罗老师的热潮,不久,一个高中学校校长登门力邀我去教他们学校任教高中,至此,我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的任教老师的提升历程。
    三、2004----超越自己是风景
    这一年,我在另一所高中教高三,所教两个班是全级的精英班,当时的学生的学习氛围纯正健康。该县优生无外流之虞,学生求知欲异常旺盛,读书领域异常广泛,这对我来说挑战异常严峻。开始任教这两个班时,原语文老师颇为酸涩地告诉我:他的“被下台”是缘于课堂上一女生问“十四行诗”的结构形式,而他却信口开河。学生知识的渊博无疑是我灵魂的“大地震”,因此“如履薄冰”“诚惶诚恐”成了我常备的自律词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为先建构良好师生关系是重中之重,我立即实施了以下措施:一、周记严收严阅,好文章复印后于后黑板张贴,推荐佳作发表;二、首创课前三分钟,内容与形式不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课堂有效讨论,对于有争议话题小组讨论之后当堂黑板或口头展示,并让学生高效点评;四、开展复式活动,微剧的编导演,小小说、新诗擂台赛等;五、练习题多角度编练。种种举措都围绕核心指向----真爱语文,真情恒久。不足一月,语文课成了学生最盼望的课堂,也是学校最活跃的阵地。但让我担心的插曲出现在2004年3月,一次晨读时间进行到一半后,有一个学生叫陈治全,该生书法在小县城小有名气,当我随机巡视到他面前时,他站立起来递给我一小纸条,展开仅一行字“色难.有弟子服其劳。一句怎样解释?”,他眼色中的期待无限,旁边的几个学生也聚焦于我。我头皮一麻,完全懵懂。三十余秒后,我无奈做摇头状,弱弱回答:“晚自习回答你吧”,几个学生的希望之火瞬间熄灭,我才真真感到无知者的无底尴尬,以后的以后,我狂读《论语》、《孟子》等,就是此次的十二万伏电击,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做一个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化积淀是长期不懈的动态过程,是为有源头的汩汩活水。2004年高考,两个班的高考成绩是我校的第一个高峰,有三个学生的总分分别居全市3、5、6名,1班的语文平均分116.4,2班的语文平均分115.9,该成绩至今我县无一个班超越。两年后的9月,我被评为首届“四川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
    四、2014---一方心田藏风云
    这一年,我已接手2014级清北班近两年,此班在班训“大气做人,细心求证”的引领下,在高二段遂宁市统考中一直有3人总分居市2、3、4位,给学校及社会注入了大剂量的兴奋剂,我也在作虚妄的憧憬,心想两期都有3人期末考在市排名前5,高考至少该有两人上清华北大,大英中学一鸣惊人就在当前。2014年1月市一诊后,给我当头棒喝---仅一人位列全市18,前10名人数为零。这一打击无疑让现实打回原形,让我的理想轰然坍塌,那滋味足以让人自信全无。连续几天,脑海挥之不去是海明威的一句话“告诉你,它证明你是什么材料做的,不是你处在个人顶峰的时候,而是当你被人踢了一下屁股,让你滚出帐篷时”。期望太多,是贪心,不知期望,是蒙昧。而期望的核心是坚持。我同全班24个学生一起反思,得出惨败原因:1、考试心理不成熟,平常懂得做题要先易后难,但考试是依序答题,所谓“浏览全部,确定难易”原则,完全抛之脑后。2、考试时间分配不科学,语文阅读题,数学压轴题费时太多,导致全卷质差,又特别是第一次理综合卷,特优生应对科目顺序出了大问题,几乎是按物理、化学、生物顺序答题,在物理纠缠时间精力太多太久,而余下时间根本无法完成相对简单的生物题。3、学科纠错本的规范不够,经典题只是孤立呈现,无相关姊妹题对应,足以反映出学生思维品质脆弱。问题找到了,我与学生约定---重头再来,学习重“悟”。班集体活动还增加一条:每天早读前10钟,我与学生一道在操场跑步,齐呼班训—大气做人,细心求证。
    冬去自然春来,雪后兆来丰年。生活的酸辣苦咸甜让我逐一品咂后,才明白大起大落的人生对谁都是一部教科书,起不是老师,落才是老师,怎么跌落的更是老师。我所带班在2014年高考中,一洗阴霾,特优生成绩是继2006年后的又一高峰,分列市第8、第14、第16位。张盛豪是我校近10年第三个考进清华北大的学生。这一年我有幸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这一荣誉的意义不仅仅在此,它是我县第一个高中。
    一线教师的荣誉,其给予教师的期待作用超乎以往。从心如猛虎的莽撞时代到心境平和的中年时代,就如过山车般旋转而去。十年一梦,真假迷离。30余年从教生涯,我给自己定位是蜗牛,如蜗牛爬行N年,缺乏耐心的看客读不出它的梦想,预测不了它的方向,只有它自己用不会缺失的信念,去捍卫自己的尊严,最终让人生的阵地没有陷落。莎士比亚说,生命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于一个传递薪火的人来说,多年逐梦,手握花香,就是一种有别他人的去俗就雅。

·上一条:也谈中国画的“空白”
·下一条:真情沃大地回报满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