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 学习园地 > 正文
 
做到“三个”垂范,行为上严“律已”
(2015-9-17 9:52:00) 来源:乐山

——在“严以律已”专题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

刘波

 

一、增强“三种”意识,思想上重“律己”

增强规矩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不讲政治规矩,不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大搞“小圈子”“小团体”,搞“独立王国”挑战中央权威,早在25年前,邓小平就告诫,“党内无论如何不能形成小派、小圈子”。“小圈子”,难免搞利益输送,难免搞派系政治。这是极为不健康的,是不守政治规矩的恶劣体现。周永康离开四川以后,仍培植势力,搞团团伙伙,插手四川事务,便是血的教训。正如邓小平所言,“小圈子那个东西害死人呐!很多失误就从这里出来,错误就从这里犯起”。作为党外领导干部,必须遵守政治规矩,坚定政治信念,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当前,民主党派开展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其核心和出发点在于坚持与中共高度一致的政治道路、政治理念和政治信仰,在于自觉以“三个认同”的理念传承民主党派先辈的正确政治选择,在于以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坚强合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此同时,要引导本党派成员深刻把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因果和深刻内涵,聚合多方力量共同致力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政治立场,不管何时何地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在任何情况下不含糊、不动摇。

增强反省意识。每个人都生活在内外两个世界中,向外是一个无比辽阔、精彩绝伦的世界,向内则是一个无比深邃、矜待挖掘的内心。观察外部世界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探究内心则需要清醒的头脑和善于反省的意识。我们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的身边总是充满了诱惑、权力、地位、金钱、美色……一不小心,就会在我们心里激起波澜。如何做到反省?一个很著名的实业家,每隔一段时间,他会带着妻儿去火葬场看看。有人不解,问其原因。实业家说,只要到了火葬场,你浮躁的心就会很快安静下来,把名利和财富都会看得很淡。才能做到置身于喧嚣浮华的世界却始终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宠辱不惊,独善其身;才能做到面对种种诱惑而心如平镜,凝神专注,心无旁骛。就连军中败类徐才厚躺在病床上的临终遗言:“当一个人生命走到尽头,不能挽救的时候,钱算什么?无休止的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变成可怕的恶魔;此时此刻在我眼里那些所谓的身份、地位、金钱、珠宝、豪宅……就是垃圾一堆!!”人生啊,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还有什么看不透、舍不得、输不起、放不下的呢?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常反省自己,才能知己短、学其长,始终保持清醒,弥补短处,纠正过失,完善自我。

增强底线意识。做人、做事要有底线,领导干部更要有强烈的底线意识。首先,要增强法律是最基本的底线意识。法律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底线,必须以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来谋划和推进我们的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碰、法律底线不能越的观念。其次,要增强道德底线意识。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修养是政治品格和思想境界的表现。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引领社会风尚,把遵守社会公德作为加强个人修养、完善自身人格的基本功来付诸实践,使社会公德意识深入人心。最后,要增强为官底线意识。周永康等堕落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丧失了最基本的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和为官底线,是自我放纵、践踏法纪、滥用权力,最终身败名裂。从周永康等案件教训中深刻领悟违法乱纪之险、之害,是丧失了底线意识的必将之果。因此要自觉端正价值追求,纯洁道德情操,时刻树牢道德防线,守住为官底线,决不碰法律红线。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做到“三个”垂范,行为上严“律已”

在终生学习上垂范。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改造世界观是领导干部一辈子的事,什么时候放松,什么时候就会走下坡。古人曾说,“吾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毛泽东主席曾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刘少奇说: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两位伟人的说法,都毫无例外地强调了学习之重要,他们都是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典范。习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历史环境下,在来自各方面的挑战面前,作为一名党外领导干部来讲,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切实加强理论学习,用经济、科技、法律等各方面知识充实自己,将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养成一种习惯,并将学习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新形势下参政议政的新思路、促进参政议政工作的新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新本领。

在遵纪守法上垂范。“天下大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要带头做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尊法是信念,学法是前提,守法是责任,用法是本源。要深刻吸取周永康、薄熙来等反面教材,他们的眼里根本没有宪法和法律,只有一人说了算的“王法”。无视党规法纪的监管,忘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最后只落个身败名灭。作为一名党外领导干部,要动员和引导本党派成员及联系群众,不断增强法治观念,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用法的法治良序,切实维护和谐稳定;要做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时刻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做人、为官、做事的尺度。

在担当有为上垂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多次强调责任重于泰山,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能够担当。这对于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更好履行担当职责,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履行敢于担当的责任。要争做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表率,面对风险敢作能为,面对困难敢闯会干,面对问题敢抓善管,把责任具体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其次,要锤炼敢于担当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民主党派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理清思路,科学谋划,把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当作提升担当能力的阶梯和展示担当能力的平台,做好“担当有为”的表率,一生忠诚、一生干净、一生担当,做到为执政党分忧、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乐山“转型升级、美丽发展”、谱写扶贫攻坚的乐山篇章作出新贡献。

·上一条:锦江花满堪留客——一张珍贵照片的考证
·下一条:聚心聚力,为助推乐山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