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 学习园地 > 正文
 
读书试剑,戛戛耻居人后——参访重庆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有感
(2015-11-18 14:06:00) 来源:德阳

丰继奎

    加入“民进”,成为一名“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会员,于我个人而言,倍感荣幸。能够与教育界和出版界的优秀同仁成为“同志”,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更为可贵的是,德阳民进市委为了强化会员的交流,促进会员的成长,民进主委不辞劳苦,在11月7、8日两天组织50多名会员前往重庆,参访了中国革命的胜迹:渣滓洞、白公馆、周公馆、桂园、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在两天紧张的行程中,大家一边看历史,一边议论当下,一边思考着作为一名会员的责任与义务,过得非常充实而有意义!
    民进成立于1945年的多事之秋。从其诞生之初,民进就明确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救世情怀。往事虽然已成过去,但是那一份为了促进中华民族告别帝制,走进民主时代的奋斗精神至今仍然令人怀想不已。正如首任会长马叙伦先生先生所说“读书试剑,戛戛耻居人后”。照我的理解,无论读书治学还是参政议政,无论时势艰难还是世事安定,民进会员都能特立独行,以居人后为耻。比如当年内战爆发之初,民进马叙伦、雷洁琼等诸位先贤出于对国事的忧虑,积极加入到反内战的行列中来。他们组织了和平请愿团,前往南京请愿。正如代表团秘书胡子婴所说:此行的目的无非是要向政府当局和中共呼吁停战,达到全面永久和平。但是在下关车站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伪装的“难民”的暴力阻挠,多人被打成重伤。可是,民进先贤表现出了可贵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精神,这不正是中国儒家典籍《孟子?公孙丑下》中记载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大丈夫精神”吗?这也正是中华儒家君子古风的现代传承,无疑,这些前辈先贤当以“现代士大夫”视之。
    在我看来,当今之世,作为民主党派的成员应该自觉继承这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自觉地延续中华文化的士大夫精神。民主促进会进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友党,共产党是执政党,民进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处于在朝的地位,民进处于在野的地位,但是,两党之间是风雨同舟、齐头并进的关系,我辈民进会员在认清形势的前提下,应该利用自己在野的“吉位”,积极参政议政,促进中国民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全力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发复兴的行列中来,方不愧对了民进先贤参政议政的光荣传统。
    当今中国,社会尚未完成自清末就开始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转型,与其如某些人高谈阔论“重建道德信仰”,“重建宗教精神”,不如具体而微的讨论“重建士大夫精神”——这里的“士大夫”,就应该是“现代士大夫”。现代士大夫精神,其指向,是既继承中国传统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担当精神,又能够与现代文明理性交流的新型知识分子。马叙伦、雷洁琼诸位前辈正是这种精神的“道成肉身”,人格典范,作为现代士大夫,他们不会反对任何文明,致力于追求“公道和仁德”,在“劣币驱逐良币”的人文环境中,坚持“良币驱逐劣币”,参政议政,无论家事还是国事,只要是天下事,就应该效法民族促进会的创会前辈的做法勇于担当,积极有为。
    本次参访,获益良多,所见所思,未及细表,只好留待在工作中深思之,践行之了,力争无愧于民进会员的光荣称号!
    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上一条:学习参观有感
·下一条:满怀豪情,在春天里耕耘播种——西华师大宣传统战部理论培训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