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平
2014年7月21日,我家养的波斯猫“陈小咪”去世。 这是长着一双鸳鸯眼的公猫。1994年除夕夜在岳母家吃年夜饭,看见岳母家养有很多小猫,便提出收养一只。我说,也不用选了,看看哪一只愿意主动跳到我身上,就说明它与我有缘,就收养它。结果就只有这只“陈小咪”跳到我身上。从吃年夜饭到看完春晚,都不离开。于是我把它装进大衣口袋里,带回了家。在20年里,它跟着我们搬了几次家,经历了5?12大地震,不离不弃。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成为了家庭中的一员。它的温顺,乖巧和善解人意,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而且它很好客,来了人不躲,还跳到客人怀里撒娇。 去世3个月前,陈小咪就严重衰老了,吃不进它一直喜欢吃的猫粮,也不再与人亲近。我们只能每天灌一点纯牛奶,尽量维持它的生命。去世前一个月,它开始躲着人,千方百计藏到那些背静角落。我们知道,这是猫咪即将去世的迹象,它想静悄悄告别这个世界。我们不想让它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了,一次又一次地把它找出来,把它抱在怀里,强迫性地给它喂几口牛奶,想尽量延长它的生命。它也理解我们的努力,尽管吃进去的牛奶,很快又吐出来,但是它仍然一次次顺从地咽进牛奶。它也不再躲藏,只用那无神的眼睛望着我的眼睛,骨瘦如柴的身躯,无力地蜷缩在我的怀里。时不时轻轻叫一声,表示它还活着。 最后的时刻到来了。它虚弱得连动一下的力气都没有了,我轻轻呼唤着“小咪”,它用尽力气回应着,只是声音越来越小,直到缓慢地闭上双眼,弱小的身躯逐步变得僵硬。临了,拉出一点点尿,喉咙里响了一声,就去了。两滴悲哀的眼泪,滚落下我的脸颊。尽管20岁的它无疾而终,已经创造了长寿奇迹。但生命缓慢消失在我怀中所带来的悲伤与无奈,仍然深深刺痛着我的心。 2015年7月8日晚上,带着两条狗狗去遛狗时,看见草地上有一个纸箱子,里面发出响声。打开看,是四只奶猫,大约是被人放生的。几个遛狗的都是关爱流浪猫狗的爱心人士,于是每一个人各自收留了一只流浪猫。我收留的这只特别小,只有两片饼干大。肚子和猫爪是白色的,背上和耳朵是黄色的,尾巴和身上有虎皮斑纹。鼻子上一个黄色圆圈,特别漂亮,也特别喜欢照相。只要是用手机对着它,它就要“摆pose”,圆圆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你。 这家伙特别能吃,喂它的猫粮,肉饭,点心,牛奶,无论什么都是一扫而光。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陈金花。”短短3个月,小老鼠般的“陈金花”变成8斤重的大肥猫。一年后的今天,它已经是12斤的“胖少爷”了。 2015年11月22日傍晚,我买两个窝窝头回到小区院里,听见一辆车下有猫叫声。低头一看,是一只极小的黄猫。我知道,母猫在产下小猫后,最多只喂一个月,然后就会把子女叼去甩了。如果小猫又找回去,母猫会毫不留情地丢得更远,不管它的死活。这不是母亲生性残忍,而是母猫的天性。它要子女尽快自食其力。我看见的这只小猫,肯定也是哪一只野猫抛弃的流浪猫。真可怜啊,这么小就要独自面对险恶的环境。我把一个窝窝头掰开,放到汽车下。小东西肯定是饿极了,呼呼叫着就吃了。第二天傍晚下雨,我买了一袋包子回家。刚进院子,小猫就咪咪叫着,跟着我进单元门,跟着我上楼,跟着我进家门。这小东西也不客气,乖巧地“赖”上我了。一只猫是养,两只猫也是养,给陈金花找个伴也对。几天后,夫人外出旅游回来,陈金花居然带着小黄猫到门口迎接,好像是天然熟。夫人也高兴,就给收养的第二只小猫起名叫“黄妞”。 与身强力壮的陈金花比起来,黄妞实在是太小太弱了。好在陈金花很照顾这个新来的小东西。吃猫粮吃肉饭,都让它先吃,连在窗台上晒太阳都让着它。黄妞也很争气,在沙盆里拉屎拉尿,在抓板上练爪子,从不乱抓沙发家具。就是把门打开,它也不往外跑。只是怎么也长不大,始终是可怜兮兮的小模样。 谁知在收养流浪猫时不注意公母,很快就带来了后果。今年春节过后,黄妞变得特别能吃,好像永远也吃不饱,甚至经常溜到案板上偷东西吃。肚子也慢慢变大了,后来肚皮都掉到地板上。事情变得严重了:才3个多月的黄妞要当妈妈了,而“作奸犯科”的,肯定是陈金花。这小黄猫自己都还没有长“伸展”,怎么能够学会养育后代?到今年的4月13日凌晨,黄妞钻进我们搭好的窝里,历经3个小时,先后产下6个小崽。其中死了一只,养活5只。看见黄妞虚弱地添着它幼小的子女,让它们依偎在自己怀里,我们松了一口气:母性的遗传,会教它如何带好自己的子女。只是,小猫的繁殖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不加限制,一年可以生几窝。不能再这样放任黄妞和陈金花“无限制生育”了。 黄妞生产的第二天,我们就把陈金花送去做了绝育手术,住动物医院十天。然后夫人开始大采购:买回五层楼的大猫笼,买来专供幼猫吃的猫粮,添置了猫沙盆,猫尿布和猫玩具,以及宠物专用灭虫药,甚至还买了袋装牛奶,补充黄妞的奶水不足。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五只小猫一天天长大,逐渐学会了在哪儿吃,在哪儿拉,也学会了互相打闹游戏。它们长得一模一样,真分不清谁是谁。 尽管我们很喜欢这些小东西,但毕竟家庭空间和猫笼空间有限,我们不可能都留下来,于是通过网络,征求养猫的爱心人士。想要收养小猫的人家很多,但我们只答应了三家。如今,距离两个月断奶后送走三只小猫的日子临近,我们却舍不得与这些可爱的小猫分离了!这些日子,那五个小猫或挤在一起抱团取暖,或钻进妈妈怀里争宠吸奶水,或在笼子里窜上窜下,或者在睡袋里睡觉,或者互相打闹,小日子太滋润了。送出去了,黃妞想它的子女咋办?小猫没有玩伴会不会孤单?新主人家不爱它,抛弃了咋办?我们要想看看,看不到又咋办?但是这五只小猫如果不送一些出去,小猫当中有公有母,又没有道德观念和伦理约束,猫的繁殖期又短,几个月就可生一窝,如何是好?而且如果放任其无序生殖,会造成品种退化。都弄去做绝育手术,不但费用可观,而且太残忍了。 看见五只一模一样活泼可爱的小精灵,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今年6月13日,网名叫“小梅”的一个帅小伙到家来接走一个小猫。怕它到了新家不习惯,我们准备了几天它喜欢吃的猫粮,一点儿有它气味的猫砂,还有它喜欢的玩具,千叮咛万嘱咐送走后,夫人居然躲进卫生间哭了。谁知三天后,“小梅”又把小猫送了回来。他说小猫进了家门后,就躲进角落不出来,不吃不喝闹起了“绝食”,他们怕把小猫饿死了,只好送回来。想不到这个小东西如此恋家,性格还如此刚烈。把它放进猫笼,黄妞立即把它搂进怀里喂奶,母子的那种小别重逢的亲热,看的夫人又是哭又是笑。 向另外两家爱猫人士送猫的计划只好暂停。我们估计是小猫还太小,还没有断奶,还不适应在新的环境单独生活。于是决定再养一两个月,等它们再大一些,适应能力再强一些再送出去。也许新的家,比我们养得更好哩。 宠物养久了,就跟与人相处久了一样,都会产生感情,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牵挂。突然想起一些专家说的:“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是人有感情,有思想,而动物没有。”以我养猫养狗的二十多年的经历看,这些专家的看法是片面的。至少许多的动物尤其是宠物,是懂感情有思想的,只是它们无法用人类语言进行交流。但是它们的一举一动一哼一叫,都是在表达感情和想法。特别是宠物狗狗,它们对主人的忠诚和顺从,远远超过人与人之间。有一则微信曾经说:“人的所有优点,狗狗都具有。而人的所有缺点,狗狗都没有。”话说得也许有一些绝对,但确实是真理。而这个真理,来源于它们基因中的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