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 精品文章 > 正文
 
攀枝花民进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2014-1-28 11:26:00) 来源:《多党合作在四川•民进卷》
王文君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无疑是一座巨大的历史丰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百废待兴的中国终于迈出了改革开放的坚实步伐,中断了十几年的民主党派工作,也因此而开始了恢复与重建。
    在此之前,攀枝花作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毛主席他老人家最关心的地方,实行的是特区管理,对外完全处于封闭状态,党派工作当然也是打了封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从“要准备打仗”的思路,转变为改革开放的步伐,攀枝花就有一个如何适应这一转变的问题。在政治领域,要不要成立政协?由于是特区,地方上无权决定,于是打报告请示,最终是经党中央批准,攀枝花市政协才得以成立,由此足见攀枝花的特殊性。
    民主党派是政协的基本组成单位,而此前攀枝花是没有民主党派组织的。一定程度说,没有民主党派,也就等于没有政协。于是九三、民盟相继建立组织,其他党派也先后登陆这块封闭的热土。民进在攀枝花是第三家建立组织的民主党派。
    1983年5月12日,民进四川省筹委的工作组在市政协三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人,基本是攀枝花市教育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我当时在三中教书,是个普通教员,唯一的社会职务,是市政协委员。
    谁也不知道座谈会的内容,我只当是市政协召开的一个例会。可会议开始前,彭复生同志找到我,开门见山地说,今天的会议,可以说是为我而开,因为要向大家介绍,我是攀枝花民进筹备组的负责人。我非常意外,因为我此前并不认识这个人,更不知道我是什么负责人。我当即表示,我已写了入党申请书,正积极表现呢,不想加入民主党派。可彭复生同志说,来不及事前通知你,只能向你表示歉意,但这是组织决定,你必须以党的事业为重,服从组织安排。我立刻去找市委统战部部长王建同志,部长说,这确实是省民进决定的,事先跟我们商量过,我们也是同意的。部长笑着拍我的肩膀: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服从吧。
    我是一个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习惯于听从组织的教诲,只要是组织决定,我一定会毫无保留地服从。就这样,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 ,我闪电般加入民进,第二天就开始履行职责,去仁和区东风小学召开第二个座谈会。
    我在政治上的这一表面看来不经意的一步,现在回想起来,多少有点宿命的色彩。1983年4月,市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召开。渡口日报向我约稿,我即席写了一篇《诉衷情》:“劫余何久痛沧州?闻鸡舞新遒。问君底事激烈,前路总追求。年正富,鬓未秋,志方踌。此生唯愿,与共荣辱,风雨神州。”刚满四十岁的我,那时候真正是年富力强踌躇满志,向哪个方面发展都不是问题,可我为什么要在诗中表达“此生唯愿”的志向,一个月后即加入民进,使“唯愿”变成了现实,冥冥之中是不是有命运之神在给我指引加入民主党派的约定?可能吧。
    民进在攀枝花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一则与省筹委的出色宣传有关,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攀枝花市委、特别是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当时,攀枝花市政协成立不久,急需壮大统一战线的力量,特别是民主党派这一环节,由于长期的特区模式,可以说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很容易落地生根。民进正是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很快便在攀枝花打开局面,仅仅几天功夫,就有几十个同志要求加入民进。这使省筹委的同志非常兴奋,决定趁热打铁,立即在攀枝花建立织。    省筹委最初的打算是首先建立民进攀枝花支部,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升格为市委会。市委统战部张德信同志是个统战经验非常丰富的同志,他当时就建议,鉴于民进在攀枝花组织发展工作的形势这么好,何不一步到位,直接成立市委筹备组。民进省筹委的同志对此当然同意。为了对攀枝花市委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省筹委的同志当即决定,立即组织成渝两地的教育专家来攀搞一次大规模的讲学活动,进一步宣传民进在教育界的智力优势,以吸引更多的教育界同志入会,为年底成立市委会做好充分的宣传和组织准备。
    1983年6月初,大型智力服务活动如期举行,这是攀枝花对外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外地教育专家的讲学活动,极大的扩大了民进在社会的影响。时值盛夏,每天的气温都在40度左右,最热的一天竟然高达42度。老师们很兴奋,也很辛苦,不少同志都是留着鼻血坚持讲学。彭复生同志一边流着鼻血,一边还风趣地说:真是一片热土,就连流的鼻血都是热的!为了攀枝花民进,他们真正是热血沸腾啊。
    我作为攀枝花民进筹备组的临时负责人,除了忙于接待的辛劳,便是对同志们为了民进而忘我工作的深深感动。讲学工作刚刚结束,我就连夜奋笔疾书,写下了题为《为了党的教育事业》的通讯报道,记录了四川民进历史上这一重要的智力服务事件。
    1983年7月,民进四川省筹委在重庆小泉举行暑期会务活动,攀枝花市委会筹备组立即组织了十几位同志赴小泉参加活动,使刚刚入会的同志充分感受到了民进组织的温暖。正在犹豫不决的攀钢老师周丽琴,也参加了这次暑期活动,她为民进这个大家庭的热力所感染,在小泉就决定入会,成为当年火线入会的美谈。
    从1983年5月12日座谈会起,到年底正式成立市委会,攀枝花民进的组织发展工作出乎意料的好。但我们在审批成员的问题上仍然严格把关,决不草率从事,特别是政治上的考核,还是比较严格的。申请人所在单位的党组织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使我们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初期的组织发展任务,到年底,经省筹委审批同意,我们共有成员108人。我在成都开会时,将这个数报给民进中央副主席葛志成同志,他高兴地说,好嘛,你们是水浒一百单八将!
    攀枝花民进市委会成立于1983年12月25日,那一天是西方的圣诞节。从开辟工作到建立市委会,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为什么如此顺利?我认为这主要归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归功于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伟大理论的贯彻实行,也得益于攀枝花从三线特区向开放城市的迅速转变,没有这些政治上的大背景,攀枝花民进恐怕很难实现超常规的发展。这也就有力证明,民主党派的兴旺发达,必须借助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兴旺发达,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很幸运,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也才参与了这出有声有色的好节目。
·上一条:对攀枝花民进“三句话”的查证
·下一条:小肩也能扛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