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沙龙 > 闲话杂谈 > 正文
 
每一根稻草都是宝贝
(2016-10-28 12:04:00) 来源:绵阳

杨盛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每一位红军战士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卷上一团稻草放在行军袋里。这一卷稻草不是用来喂马,每一根都是宝贝。当红军战士脚下的草鞋走破后红军战士就会掏出草团儿,打起一根细细的草绳将草鞋破烂的地方扎起来,又是一双好鞋子了。
    “草鞋”是当年红军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和象征,同时也传递了中国人民将永远继承革命前辈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坚强决心。
    近年初夏,在三台县建平镇就有稀奇古怪的草编,美轮美奂地呈现在田间地头。
    清心的菜花香,掩映着稻草人、稻草马、稻草牛、稻草龙、稻草车、中华图腾稻草神龙和汉文化十足的古蜀祭祀台……
    这些用稻草编织出来的“农耕”蓝图,置放在油菜花田、麦田里,路边的小摊上还摆放着不同大小尺寸的草鞋,吸引着省内外的游客驻足询价。
    “真的太有趣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用稻草做出这么多形态各异的稻草人,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不同的游客询问着相同的问题。
    这些草编作品,均是出自建平镇民间艺人胡明之手。从小就临摹连环画的胡明,在十八岁那年拜师学会了雕塑,对造型有着深厚的功底。在上海打工的他,得知家乡要举办“农耕”文化艺术节的消息后,激动得连夜睡不着觉。胡明只有一个想法,电影里那些红军战士穿着草鞋爬雪山、过草地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好生活,可惜的是很多人都不珍惜。“农耕”文化,就是草根文化,草根文化就是传统,那就是要做一些草鞋充实在活动中,请一些老红军、老党员在节会期间以一双草鞋为楔子,讲述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的不容易,感化现在的人继承革命传统。
    胡明把这个想法在电话里告诉石书记后,石书记说:你这个想法正是我们提倡的。但是,只是一双草鞋,难以表现主题“农耕”文化,你是否可以回来做一批各种形态的,让群众能够回忆起小时候的味道,也让在外打工的老百姓记得起乡愁的草编艺术作品呢?
    毫无草编经验的胡明,听到书记肯定了他的建议,二话没说就满口答应地说:石书记,你放心,我明天就买上海到三台的长途汽车票。我爷爷以前就给我说过,他曾经在安县那边给红军战士打个草鞋,现在和平了,党委政府需要我做啥子,我坚决完成使命……
    回到三台后,胡明用绘画功底画好草图,找来了钢筋,又用深厚的雕塑功底比着图案造型。然后,动员一家老小开始搬出堆放在牛棚里的稻草开始打草绳,草绳打好后,就给钢筋模型“穿衣”。第一件草编作品“春耕”完成后,他请来石书记验收。
    石书记看到胡明的第一件草编作品后,满意地笑了。立即表态支持他成立农耕艺术合作社,鼓励他在家就近创业,还提出了举办农耕文化艺术节所需要的草编作品……
    在三台县前后两届的农耕文化艺术节上, 各式各样的稻草人成为游客眼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一根稻草在胡明的手里都是宝贝,他创作的稻草人会说话,它们用肢体语言宣传计划生育、科学致富、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如何保护生态平衡。不仅如此,节会上的那一双双“红军草鞋”,点燃了红色记忆,让人们回想起了红军的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上一条:“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下一条:清乾隆末年李调元游览绵州的路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