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 报道集萃 > 正文
 
夹江年画走向世界——乐山民进会员张荣强参加传统木版年画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新生代作品展
(2016-12-27 11:31:00) 来源:乐山

陈鸿

    乐山民进会员、乐山市夹江年画研究所所长、夹江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传承人张荣强受邀参加2016年12月12-16日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承办的“原生态,新生代,年画新力量;传统木版年画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新生代作品展”。俄驻华大使馆、天津大学、中国民协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国家非遗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参事、天津大学冯骥才先生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张荣强代表传承人在开幕式上发言,他向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传承人汇报夹江年画的传承情况。
    冯骥才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时特别提到:2006年专家们审批国家非遗项目的时候,特别希望在申报材料中找到夹江年画,但是他们找不到这个项目。随后对张荣强传承夹江年画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你不是在传承的历史遗留下来的那些东西里找饭吃,你是在找历史的进化,历史的记忆,而是你把握历史的生命,把它激活,这样呢你开始研究历史的技艺,包括那些天然颜料的制作方法,你把它全部恢复了,这是我们非常感动的,让人觉得这样的事例拿到国际上去,也会使国际上的学者们感动。”
    冯骥才在讲话中提到民间版画、年画的新生代传承人们的存在,及我们对传统的敬畏的精神,认为传承人的存在是我们年画能够保存,是我们的遗产能够保存下去、能够传承下去的重要元素。认为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专家们称之为新力量,认为新力量就是我们的新生代对我们文化的自觉,对我们文化的敬畏,对我们历史的尊重!指出我们的每一个人,不论是中国人还是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都珍视自己的传统,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那块土地的传统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只有我们保护住我们自己的那一个文明,人类文明才有它的多样性,才有它的灿烂,指出我们的非遗传承工作意义重大。
    在随后的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员苑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乔晓光、吉林省文联副主席曹保明、天津大学副教授郭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赵屹、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华黎静、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左汉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铁梁等专家学者先后通过生动祥实的资料论述了非遗传承中的先进案例和遇到的各种困难;波兰华沙美术学院博士多洛塔、俄罗斯民族学与人类博物馆的波林娜、圣彼得堡大学副教授马义德等外国专家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木版年画和研究保护情况。这些交流对乐山夹江年画的传承发展具有极大的帮助。
    研讨会期间,张荣强等传承人还向与会领导与来宾对传统木版年画勾、刻、印、绘、表等多项工艺流程进行展演,并与到场的嘉宾、观众互动。冯骥才先生特别认真观看了张荣强的展演并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亲切交谈,还专门题写了“夹江年画”四个字赠送张荣强。


    张荣强从1992年就开始潜心于夹江年画的传承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先后成功复刻出《鲤鱼跳龙门》、《福禄宫》、《荣华富贵》、《财源涌进》、《陈姑赶潘》等近30张经典年画作品;其中,2015年11月复刻的夹江戏曲年画作品《陈姑赶潘》,在当年的深圳文博会上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同时该作品还获得“2016乐山首届文化创意作品大赛‘民俗工艺类’金奖。多年来,他一直在进行夹江年画的传统天然颜料的提取实验,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已经成功地掌握槐米黄、苏木红、蓝靛的提取技艺和使用方法,在天然植物颜料的提取技艺上迄今为止中国年画产地中独有,成为中国当代唯一较全面掌握天然植物颜料提取技艺的传承人。

·上一条:心理引导,洞察“问题儿童”的内心世界
·下一条:忆那年“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