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凯
沙湾区自一九八五年建立新区以来,发展迅速,变化巨大,尤其近五年来,变化更加明显。工业不断转型升级,以质量求生存,初见成效。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中药材生产上了档次,旅游业发展迅猛,美女峰正在快速改造,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峨沙康养走廊正在筹划建设,轸溪乡双山村樱花正在绽放,迎来省内外游客观赏。经国家级批准的大渡河湿地公园正在筹建中。环境治理成效明显,蓝天白云正在回归,空气质量好转,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好地方。库区水上活动潜力大。沙湾教育年年上新台阶,人杰地灵充分体现,以沫若中学为代表的发展变化就是最好的见证。 以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先生英名而命名的乐山沫若中学坐落在钟灵毓秀的沙湾城区,创办于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原名为“四川省乐山县沙湾中学”。一九六五年,郭沫若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并题词。一九九七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学校二00一年建成“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二00三年建成“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二0一三年被命名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二0一五年创建为“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被命名为“四川省法治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学校”、“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绿化示范学校”。 乐山沫若中学是沙湾区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中,是全区的龙头学校和窗口学校,是乐山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中办学水平优秀学校”和“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现占地八十五亩,现有四十六个教学班,学生二千五百余人,教职工一百八十二人,其中高级教师五十二人,一级教师六十四人,省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三十余人。二0一七年,沙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发展,正式决定将学校迁建于嘉农镇沫东坝上,规划占地一百三十五亩,容纳学生三千人,投资二点五亿元,将沫若中学建成花园式现代化学校。 近年来,乐山沫若中学坚持“全体全面发展,个体优化成才”的办学理念,秉承“励志、博学、进取、创新”的校训,积极适应高考改革新形势,形成“文化领跑、特长并进”办学模式,学校教学质量多次荣获乐山市教育局一、二等奖,本科上线万人比、优生巩固率和成绩提高率三项指标多年来稳居乐山市各区县第一名。在“低入口”的情况下连续多年取得“高出口”的高考佳绩: 二00八年,高雨浩以全市理科第二名考入清华大学,蒋朝阳以全市文科第二名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二00九年,陈显慧以全市理科第四名考入北京大学;二0一0年,吴松以高考六百二十二分勇夺全市理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二0一一年,本科上线六百二十五人(重本七十二人);二0一二年,本科上线五百五十人(重本六十一人);二0一三年,本科上线五百五十四人(重本五十四人),王钰以全市理科第四名考入清华大学;二0一四年,高考本科上线五百三十三人(重本六十一人),居全市第三名,姚月心、谢佳俊分别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和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二0一五年,高考本科上线五百零二人(重本八十三人),徐凯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董又豪考入中国传媒大学;二0一六年,高考本科上线四百六十三人(重本八十六人),白芸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学校以“弘扬沫若文化”为核心,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每年坚持举办校园大型体育运动会、艺术体育节,每周开展话剧、足球等二十余个学生社团活动,融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为一体,打造“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创新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近五年,特长学生参加艺术体育高考本科双上线近八百多人,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全国知名大学。参加“乐山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学校比赛成绩均名列全市高中组团体总分前四名。 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奖励: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二峨山大熊猫痕迹的考察与思考》荣获第二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全国三等奖和四川省一等奖;学生参加四川省第五届中小学生网络系列活动机器人十人迎面接力竞赛,荣获二等奖;二0一六年,学生参加乐山市青少年航模节锦标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参加四川省青少年航空航天锦标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 乐山沫若中学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日本千叶县市川市市川教院缔结为友好学校;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拓宽师生视野,提升师生素养;学校与乐山示范学院共建为“教师发展学校”。 呕心沥血铸高中办学品牌,与时俱进创教育发展示范。乐山沫若中学全体师生员工正行进在建设四川省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的道路上,阔步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沙湾的交通四通八达,现已建成“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给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带来很大便利。自来水已基本做到家家通,光纤已通到每家每户,天然气也通到乡村农户家。看到沙湾的巨大变化,心情十分高兴,这都归功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二十一万沙湾人民的全体努力。环境治理还在强化,作为沙湾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要继续发挥余热,为沙湾的美好明天多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