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 理论研讨 > 正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2014-4-9 10:06:00) 来源:绵阳

张先华

    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鲜明地体现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中,其制度保障就是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制度的关键词就是“合作。合作,而不是争夺,这是我国参政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核心的体现。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政党  科学内涵

 

1949年,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1982年,中国共产党将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鲜明地体现在这十六字方针中。

一、长期共存是合作的前提

合作的前提是存在双方或多方。孤家寡人与谁合作呢?“长期共存”,指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而且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共同奋斗。毛泽东曾喊出了两个“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各民主党派万岁。这就是长期共存。长期共存放在十六字方针之首,是多党合作的前提。

1、为什么要长期共存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整个世界是相生相克、相克相生的有机统一体。这种有机联系决定了大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你活,我才能活;你不活,我也活不了”的共生关系。有我,你才更强大,更辉煌;有你,我也才更强大,更辉煌。

有一位牧场主因狼常到牧场叼羊而苦恼。于是,他用了整整一个冬季, 请猎手围猎狼群, 狼患总算解除了。过了不久, 羊群开始流行疫病, 羊大批地死掉, 比遭受狼患的损失还大。牧场主又请人来防疫治病。但是,不知为什么, 疫病还是不断地发生,没办法,只好请来一批专家会诊。专家的结论却是去请几只狼来,放回到附近的山里去。原来,狼先生先前的骚扰,对羊群有着天然“优生优育”的作用。狼的追逐,使羊群常常惊悸奔跑,羊群因之格外健壮,老弱病残填入狼口,疫病源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件真实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了狼这个天敌,羊群就面临着灾难。现在,人类之所以保护生物,就是让生物链不致隔断, 换句话说,就是让每种生物都有天敌。

这个道理人类亦然。因为有对手,大家才保持警惕,才不失活力。当年七国称雄,秦便图强自新。一旦六国并入秦的版图,没了对手,秦国也就英雄末路,二世而亡了。现在,我们公认竞争是个好东西,就是因为竞争使参与者都有了对手,逼着各方锐意进取, 否则就会自毁长城。

论合作,必然要涉及合作的另一面----竞争。物竞天择,竞争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待竞争。合作与竞争是一组反义词,反义,但不反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少人有一种偏见,认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不能有合作,竞争双方一定是利益截然对立的冤家对头。他们只看到对立,没看到统一。其实,合作与竞争并不矛盾,竞争与合作永远是紧密相连的一对联体兄弟,都重要。合作需要竞争,因合作而竞争。竞争本身也是合作,而且是合作的有效形式。没有竞争的合作只一潭死水,没有生机。竞争需要合作,因竞争而合作。合作不是一团和气,不相互超越、追赶。没有合作的竞争是狭隘的竞争,是孤军奋战,没有前途。既竞争,又合作,才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因此,我们要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观念。竞争不忘记合作,合作不排除竞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与竞争永远是健康发展、不断壮大的基本途径。合作与竞争使双方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又提高了双方的竞争力。

有对手,有竞争,是好事,关键是如何对待对手、如何竞争。

其一,要接受并善待竞争对手。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曾为了争市场而展开了半个世纪的激烈竞争。可它们的竞争“未必要打倒对方”。当大家对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之战兴趣盎然时,双方都是赢家,因为饮料大战引起了全球消费者对可乐的关注,大家都来喝可乐。可见,并非只有“消灭”对手,才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惟一途径。在有些情况下,接受对手的存在并善待竞争对手,也同样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

其二,要竞争,但不能相互排斥、造谣、诽谤、陷害、打击。置道德不顾的不正当竞争,势必两败俱伤,害人害己。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双赢。要实现双赢,就必须相互合作、学习、关心、支持、帮助,保持良好的合作与竞争态势。

其三,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乌龟和兔子在赛跑中是竞争对手。但是,它们有一天终于醒悟了,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实现了双赢。兔子把乌龟驮在背上跑到河边,乌龟又把兔子驮在背上游过河去。它们合作后仍然竞争,但不再是胜负、强弱之争,而是比赛谁为对方发挥的作用大、贡献多。竞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在某项共同的事情中力争胜过对方的行为。竞争的结果有胜负、强弱之别。合作,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在某项共同的事情中联合协作的行为。合作的结果是互利互惠之功。合作与竞争结合,才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不可否认,中国各党派间也存在着竞争。竞争才能激发动力,发挥潜力,增强活力,提高效率。有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收拢五指、攥紧拳头、形成合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

中国各党派间的竞争不是根本利益的竞争,而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比贡献,比作为,变“你死我活”为“你追我赶”中国共产党与八个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紧密团结,精诚合作,成了亲密的战友、伙伴、朋友。可见,中国各党派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不存在恶性竞争(敌我间的竞争),而是良性竞争(朋友间的竞争),是为着共同的社会理想的有效合作,是为了更好地长期共存。

长期共存,才永远有竞争的对手、合作的朋友、监督的诤友。只有执政能力和参政能力共同提高,才能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因此,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

2、怎么才能长期共存

要长期共存,就必须保持差异与优势。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不同”指差异与优势,有了差异与优势,就有了活力、动力、生命力。但是,“不同”只是手段,“和”才是目的。“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而是共生共长、相辅相成。这才是最高境界。“和而不同”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类文明的真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旋律。各党派要长期共存,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与优势,因为有差异与优势,才具有不可替代性,才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没有优势,就没有必要存在;优势不更优,就不能发展。

差异是交往和交流的前提。物产因为有了差异, 所以有了贸易。北方出产的, 南方没有, 或者没有北方出产的独特;南方出产的, 北方没有, 或者没有南方出产的独特。于是, 南北物产有必要交流。

差异也是财富之源。如果你发现了你们那里独一无二的东西,你就发现了你们那里的旅游资源。人因为有了差异, 所以有了财富。某一歌星之所以走红, 是因为他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如果大家跟他唱的一样, 谁还去听他唱呢?因此, 如果你发现了你独一无二的东西, 你就发现了你的财富。我们要视差异为财富。同理, 各民主党派的优势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富贵财富。

世界因为有了差异, 所以丰富多彩。如果各地风光都一样, 世界也就不丰富多彩了, 人们也就没有了旅游。如果九寨沟风光与张家界风光一样, 到过张家界的人就没有必要到九寨沟了。差异无好坏之分。面对差异,我们要做四件事:发现差异,尊重差异,欣赏差异,发展差异,最终把差异发展为优势。

差异与优势是合作的前提。为什么要合作?因为你有的,我没有,我有的,你没有,而且,有的事,你我都想干成,但没有你,我干不成,没有我,你也干不成,于是,我们只好合作。而且,你的优势正是我的劣势,我的优势正是你的劣势,我们只好合作,优势互补,形成更大的优势。周恩来曾指出:“有人要求各民主党派都和共产党一样。如果都一样了,则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又何必联合呢? 正因为有所不同,才需要联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共产党具有先进性,民主党派具有进步性。各民主党派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和发挥民主党派的优势。发现优势是发展优势的前提,发展优势是发挥优势的前提。优势互补是发挥民主党派优势、参政议政的前提。为了长期共存,各民主党派要大力发展自身优势, 进行自身优势建设,让优势更优。

人才优势是第一优势。没有了人才优势, 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和地位。发展自身的人才优势, 是战略的眼光, 是发展的眼光, 也是民主党派自身持续发展的基础。各民主党派要有意识、有重点地培养本党界别的新一代代表人物,保持本党在该领域参政议政的特点和优势,以利于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互相监督是合作的方式

“互相监督”,指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批评、帮助和监督,由于共产党处在领导位置,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

1、为什么要互相监督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不一样,每分钟要比西岸的快13。对这些差别,这位动物学家曾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和属类都是相同的,全属羚科类,并皆生长在半干旱的草原地带,饲料来源也一样,全以一种叫莺萝的牧草为主。有一年,这位动物学家在动物协会的赞助下,在东西两岸各提了10只羚羊,把它们运往对岸,结果,运到西岸的101年后繁殖到14只,运到东岸的10只还剩3只,那7只全被狼吃了。这位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原来是因为在附近生活着一群狼,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么一群天敌。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大自然中的这一悖论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汤武因为有残暴的桀纣做对手而取得了拥护者,刘邦因为项羽而谨小慎微,最后得了天下。换个角度讲,真正使罗马帝国灭亡的正是因为没有了强大的对手,在东方的秦帝国,建立不久就迅速覆灭,可以说也是同样的原因。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必要憎恨你的对手,若深入思考一下,你也许会发现,真正促使你成功并让你坚持到底的,真正激励你、让你昂首阔步的,未必是顺境和优裕, 未必是朋友和亲人,而可能是那些常常可以置人于死地的打击、挫折,甚至是死神。【刘燕敏. 感谢你的敌人. 杂文选刊, 19993):37

易中天说:一个人要取得小成功,靠朋友;一个人要取得大成功,靠对手。在人生漫漫的征途上, 对手是同行者, 也是挑战者,是对手唤起我们挑战的冲动和渴望,失去对手,我们或许将失去了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不妨结伴对手, 应战对手, 感谢对手,说一声:“你好, 对手。”人生如登山,只要有高峰还在前头,人的脚步就不会停下。一旦把千山万壑踩在脚下,真正的对手便是自己了。美国拳王泰森称霸拳坛,击垮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对手。可是,胜利和鲜花带给他的是骄狂、麻木和纵欲,终至因罪下狱。美国舆论惊呼“拳王自己打倒了自己”。可见,视自己为对手,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是最艰难的选择。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同理,没有监督的政党和干部往往最先垮台。如果没有监督,无论共产党,还是各民主党派,都难以有效防止腐败。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曾提出:中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均无法逃脱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对此曾说:中国共产党要跳出这个周期率,就必须建立广泛的民主监督体系。有监督,才能免疫力,才能抵御腐蚀,才能保持机体的健康。互相监督使大家共同健康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早在1956年就提出: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互相监督”。“互相监督”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种有效形式了。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在政党层次上开展的监督。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有层次高、范围广泛、形式灵活的特点。它与共产党的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等相辅相成,既是国家政治体制内的一种修错机制,也是一种社会反馈机制,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能够使社会保持一种张力和弹性,使执政党更广泛地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使社会舆论广泛、及时、充分地得以表达。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有利于执政党及时了解情况、完善决策和处理问题,避免问题过于淤积以致在得不到正常宣泄和释放的情况下引起社会震荡。

2、怎么才能互相监督

首先,要有诚意。监督与被监督是对立的,但各党派间的监督不是敌意的,而是朋友间善意的帮助与合作。互相监督不是敌对,而是当诤友,多帮助,增活力,变“相生相克”为“相辅相成”。只有监督充满诚意和善意,大家才希望被监督,才主动请求监督。共产党胸怀坦荡,主动争取民主党派的监督。虽然互相监督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但是,民主党派也要以党为师,主动接受广泛的监督。随着党的统战政策全面落实,各民主党派的一些成员担任了行政职务,掌握了一些权力,同时也要有监督。

其次,要有胸怀。互相监督需要开放的心态和宽阔的胸怀,海纳百川,广纳良言。与合作相对的是独立。独立意味着封闭,合作意味着开放。如果双方各自为政,不相往来,各自自以为是,不相学习,各自安于现状,不求发展,那么也不可能合作。合作需要开放。自我封闭,必将自取灭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一开始就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民主政治理想和伟大的包容性,体现了和平共处、和衷共济、同心合力建设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决心。

再次,要制度化。制度是保障,保证民主监督的途径。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为各民主党派创造合作机会,培养合作意识,锻练合作能力,并在长期的多党合作实践中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民主监督体制和机制。如:

在政治协商中,民主党派就执政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重要方针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

在高层次、小范围的谈心会上,民主党派主要领导人就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和地方党委主要负责人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

在政协会议上,民主党派以党派名义就各方面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

民主党派的政协委员在政协各种会议上发言,并通过视察、调查和提交提案来实行监督。

民主党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

民主党派参加人大及其常委会或各专门委员会就有关问题组织的调查研究,参加政府有关会议和活动,参与有关法律的制定,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

民主党派成员还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特约员,发挥监督作用。

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政党体制内,在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在团结合作的政党关系基础上,为支持和帮助共产党更好地执政和加强党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肝胆相照是合作的基础

“肝胆相照”,指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彼此信任,披肝沥胆,以诚相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肝胆相照是忠诚,是真诚,是坦诚;肝胆相照是士气,是豪气,是正气;肝胆相照是朋友,是诤友,是战友;肝胆相照是真情,是深情,是热情。肝胆相照是各尽其能,而不是忌贤妒能;是互助接纳,而不是相互排斥;是通力合作,而不是单枪匹马;是主动出击,而不是相互推诿。在肝胆相照的心理环境中,敢言是风骨,善言是智慧,勤言是精神。

1、为什么要肝胆相照

肝胆相照,才能齐心协力。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存在依据和主要职能。政治参与不是争权夺利,不是政治干扰,而是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和执行中齐心协力,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都本着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主党派分别是独立的政党,但独立不等于对立,犹如调子一致下各乐器的合奏曲,调一致,但不是一个声音,是多个声音的和谐。

肝胆相照的反义语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明争暗斗。这些势必增大内耗,两败俱伤,四分五裂,藩镇割据。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这种国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政党政治与资本主义政党政治有本质的不同。资本主义的政党政治在形式上以轮流执政的两党制为典型,也有多党制、一党制。各个政党主张不一,为一党私利相互攻击,不择手段地玩弄权术,贿选欺骗选民。在我国,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和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情缘于知,这种情感源于战争年代共产党表现出的先进性、权威性、人民性和民主性;情合于理,这种感情发展于党对民主党派的尊重、接受、坦诚、包容中;情动于行,这种情感牢固于并肩战斗、同舟共济、继往开来的理想追求中。

2、怎么才能肝胆相照

首先,相互尊重。人有人格,党有党格:党格即人格。民主党派的党格取决于旗帜性人物或首领的社会认可、人格魅力,取决于有无主见、思想、作为和社会认可度。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不是依附关系,共产党花了很大功夫才争取到民主人士的支持。

舒婷《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 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棵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 紧握在地下∕叶, 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 像剑, ∕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 ∕ 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1977.3.27)”

这首诗不只是爱情诗,还可以说是外交诗, 反映了外交政策;还可以说是交际诗, 反映了处世策略……诗人开篇以一个奴性人格的反叛者的姿态出现, 执着追求人格的自由自主、独立自强、平等互相、富于个性, 做一个真正的人、完整的人, 全面实现自我价值, 但又不割裂自己与社会的联系, 而是在人格平等、自主、独立的前提下, 相互沟通, 平等交流, 相互共勉, 相互依存, 携手并肩, 同甘共苦。强调人格价值, 弘扬人格理想, 体现诗人人生哲学的深刻。

这首诗也还可以说是政党诗, 反映了政党关系。对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政策,各民主党派没有一味地随声附和;对于各民主党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共产党也没有一味地迁就。执政党和参政党各自独立,而又相互沟通, 平等交流, 相互共勉, 相互依存, 携手并肩, 同甘共苦,在共同的目标下形成了默契,建立了友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中国各政党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能够自愿接受其政治领导,主要是靠正确的政治主张、自身的模范行动和对参政党的平等相待。合作需要民主平等,各自独立,又相互尊重。遇事相互协商,达成共识。彼此可能有强弱之分,但不能以强欺弱。否则,那是掠夺,而不是合作,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其次,相互信赖。创造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相支持的良好气氛是有效合作的重要条件。彼此信任是合作的保证。要合作得协调,就需要相互的信任。彼此如果不能信任,就会相互猜疑,增大内耗。有问题一定要摆在桌面上,并尽快解决。一定要严格照章办事,制度一定要透明,尤其是财务,因为很多纠纷都因钱财而起,所以财务要透明,公开,公正。

四、荣辱与共是合作的保障

“荣辱与共”,指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命运相联,以国家之兴为共荣,以国家之衰为共辱,同心同德,协力奋斗。

1、为什么要荣辱与共

荣辱与共是两者在共同价值观下的共同态度,共同分享荣耀和承担耻辱。这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体现。如: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同工同酬,同舟共济,同心协力,同仇敌忾,志同道合,和衷共济,荣辱与共。

荣辱与共也是感情深厚的体现和标志,是经得起考验、共度难关的基础。共荣与共辱相辅相成,不可偏指。一方面,共辱才有资格共荣;另一方面,共荣才有动力共辱。

2、怎么才能荣辱与共

多党合作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方面,存在多个政党,承认多个政党的差异(不同);另一方面,多个政党保持着根本利益一致性,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首先,共同的目标。“合作”这两个字中有两个“人”,这意味双方的协作。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任何合作都要有共同的目标,至少要有短期的共同目标。有了共同的目标,参与合作的人才能大度,求大同,存小异,不致斤斤计较,甚至多为对方考虑。合作是双赢的事。对你有利,对我没利,我不干;对我有利,对你没利,你不干。合作必须坚持互利互惠。双赢是合作的动力。共同的利益和追求使大家走到一起了。

共同的使命感、责任感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合作和共同奋斗的历史,奠定了全国革命胜利以后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所致力于的奋斗目标都是共同的。政治方向高度的一致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实的政治基础,即各党派都共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治方向。

西方多党制下,党派间为各自党派的私利相互倾轧,造成政治动荡。我国存在多党,但党派间不是相互倾轧,而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不是方向对立,而是以国家独立、统一和富强、人民富裕、自由和安康为共同的奋斗方向;不是以牺牲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代价,谋取各自党派的私利,而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谋任何私利。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奋斗方向,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依据和基础,使合作顺利、愉快、成功。各党派只要一如既往坚持不谋任何私利,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没有任何理由否定这项政治制度。

江泽民指出:“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就要求各党派坚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联系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发挥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强大的爱国统一战线。

其次,统一的规则。合作者应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和具体步骤等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形成统一的规则。遵守共同制订的规则是合作的前提。在联合行动中,合作者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和群体规范,才能保证合作顺利有效进行。

 

·上一条:坚定信心 发扬“两种精神”----学习《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读本心得体会
·下一条:加强政党协商建设 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