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 正文
 
以现代金融手段推进四川农业强省的建议
(2018-1-23 15:41:00) 来源:省委会

民进四川省委

 

    2017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全国人大四川团审议时强调,“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推进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全省农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良好态势。

    2017年,民进四川省委联合省政协经济委就加快我省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赴上海、广东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现代金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和桥梁,现代金融业与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经济质量的重要方向。针对四川农业大而不强,农业发展缺乏金融支撑的现状,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缺失,行业龙头企业稀缺,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农产品流通渠道单一,导致我省丧失大宗产品的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以生猪养殖产业为例,2016年我省生猪出栏6925.4万头,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但规模化养殖比例明显偏低。目前,我省年出栏50头以下的小散养殖场占30%以上,1万头以上的中等养殖场不足5%,10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数为零,行业影响力生猪产量全国第一的地位严重不符。

    同为生猪大省,河南2016年生猪出栏6300万头,年出栏500头-1万头猪的养户有3万多户,占总量62%;1万头以上的猪场有583家,占总量近20%;目前已经拥有多家100万头以上的规模的养殖场,行业发展集约化走在全国前列。河南还培育出一大批龙头企业,以牧原、雏鹰、大北农为代表的大型一体化生猪养殖企业成功上市,年出栏都在200万头以上。通过完整且不断延伸的生猪养殖产业链,大幅提升规模化饲养水平,河南已经成为能够主导生猪养殖行业定价权、市场话语权的优势力量。

    二是农产品深度开发不足、附加值低、导致产品竞争力不强,难以实现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推广。以茶叶为例,我省茶产业2016年已跻身全国前四强,但名优茶占比仅为30%,且中高档茶叶偏少,同福建、安徽、云南等茶叶强省相比较,明显缺乏具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推进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发展,民进四川省委提出如下建议:

    一、运用现代金融手段,推进农业结构性升级

    一是运用期货等现代金融工具,提升农产品市场话语权。提高农产品市场话语权,主要是通过大宗商品交易确立市场定价权,提高产业链应对市场风险的管理能力。建议推广“汉源花椒”模式,发挥天府商品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产业服务功能,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农产品定价中心、交易中心,提升四川农业的市场话语权、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产品端的抗风险能力。强化农业保险服务,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业保险联动机制,积极开发龙头企业急需的保险品种,探索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和农户信用保证保险。建议推广仪陇首单鸡蛋“保险+期货”模式,提升我省农业产业链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

    二、围绕重点农业发展方向,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一是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培养规划,完善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引导机制,培育一批能够有效支撑建设农业强省的龙头企业。通过引导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和行业资源整合优势,引导行业规范发展、规范管理、标准化生产,加大行业产品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行业对市场风险、市场趋势的预判能力,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创新发展、健康发展。

    二是建立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的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深化龙头企业与小散市场主体特别是农户的联系和合作机制,把龙头企业的专业优势、规模优势、资源优势、风控优势和农户的政策优势相结合,把政府的引导扶持政策通过龙头企业有效传导到农户,充分发挥政策积极效应。

 

 

·上一条:完善投入监督机制 打赢碧水保卫战
·下一条:治理“家长作业”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