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 正文
 
关于我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的对策建议
(2018-1-23 15:43:00) 来源:省委会

民进四川省委

     一、我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基本情况

    据了解,我省自2012年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以来,攀枝花、泸州和广安3个试点市积极推进,其中超过15个项目正在申报项目验收工作。攀枝花市为破解矿地废弃闲置和新增采矿用地保障困难的“两难”问题,经积极争取,全市规划复垦面积51823亩,已实施复垦5282亩。由于部分工矿地仍在使用,表外矿二次利用、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部分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推进困难。

    2015年,泸州市可复垦的工矿废弃地面积共计21750亩,其中可复垦为耕地面积15750亩、可复垦为园地1500亩、可复垦为林地945亩、可复垦为其他农用地3015亩、可复垦为坑塘水面135亩、可实现复垦利用挂钩指标21375亩。泸州市的叙永县是全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试点地区,当地硫铁矿资源丰富,曾因硫铁矿的开采加工,留下了坡耕地石漠化和矿区土壤酸化等问题。

    广安矿产资源丰富,大大小小的采矿场曾经不计其数,随着近年来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采矿企业整顿,留下大面积的工矿废弃地。仅桂兴镇一地,工矿废弃地就有900多亩,而全市共有工矿废弃地1817块,总面积121620亩。目前,广安已批复工矿项目45个,复垦规模31140亩,完成项目17个,复垦面积11175亩。

     二、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矿废弃地复垦亩均投资高,资金压力大。经测算,以攀枝花市为例,工矿废弃地复垦静态总投资11.84亿元,单位面积投资2.29万元/亩。其中,复垦耕地成本达3.6万元/亩,复垦园地2.5万元/亩,林地1.9万元/亩,草地1.2万元/亩,复垦种植芒果的成本为2-7万元/亩不等。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市级财政未建立复垦奖补激励基金,全部靠县(区)财政资金投入,财政压力大,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复垦工作推进的最大制约。

    (二)试点政策存在局限,激励不够。实施该项试点仅能取得年度计划指标和少量占补平衡指标,不能取得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的建设用地,且新增指标只能用于本地区,不能流转,影响地方积极性。

    (三)新增用地增长势头减弱,复垦内生动力不足。随着房地产市场和工业经济持续低迷,项目用地需求和速度均走低,在省级下达指标已能基本保障或剩余的情况下,各市县(区)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的动力和积极性随之下降。

    (四)短期内可实施面积小。由于大量地块企业正在使用,经过核实,如攀枝花市“十三五”末可实施面积10632.2亩,纳入规划可实施地块55个,仅占规划面积的14.28%。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修订完善试点政策。对我省制定的《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同时,另行制定相关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验收标准规划。作为我省制定的《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的补充内容。编制专项规划,使验收有标准可依,并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复垦土地在未来的生产能力和生态效益,确保土地复垦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按照专项规划,将符合条件的全省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纳入规划,进行先行先试先改,项目已经竣工,并通过省级验收达标,才能列入四川省域内完成的达标的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利用成果目录。凡经过省级验收达标的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面积,可对等相应取得该区域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和少量占补平衡指标,并可在该区域自由流转使用。

    (二)制定工矿废弃地复垦资金保障措施。资金来源是进行工矿废弃地复垦的重要保证,省内很多工矿废弃地因为资金问题而没有得到复垦。一方面加大国家、省级政策资金和项目资金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央财政奖补资金落实。另一方面有必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有关资金来源的管理办法,比如建立复垦保证金制度以及向矿业企业征收复垦基金等,以此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正在形成的工矿废弃地土地得到复垦。

    (三)人才培养。目前,我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工程施工人员中部分人员还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导致其不清楚施工的功能和目的,对施工没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造成错误施工,这就十分有必要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复垦知识基础的监理人员以指导施工,使工矿废弃地复垦规划的施工设计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注重复垦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将工矿废弃地复垦与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相结合,注重复垦地与周边环境、周边地貌等自然风光相融合,尽量保证复垦地集中连片,达到对周边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整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五)预防控制关口前移。根据“防治结合”原则,要尽量减少土地的破坏,但目前预防控制主要体现在工矿企业施工阶段,往往只是达到机械的预防结果。将预防控制提前至矿产勘测阶段,根据勘测的矿产种类、矿产三维图以及勘测样品,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确定环境污染的种类以及治理方法,在综合经济效益和有效降低环境风险的基础上设计矿山施工,以最大程度减小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成本。

·上一条:治理“家长作业”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
·下一条:关于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