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勇
2018年6月1日, 在全省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中,民进四川省直工委“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食品类)保护与开发”课题组首次实地调研工作在宜宾市展开。 调研工作由省直工委副主委陈健、李峻带队实施,四川民进企业家联谊会成员、四川老伙记企业创始人汪勇、寻农记创始人蒋仁建以及理夫食品公司负责人等企业家随同调研。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专家李黎、民进四川省直工委负责参政议政事务的办公室副主任胡华甫参加了调研。省直工委参政议政工作部部长祝向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专家汤小辉教授等为筹备本次调研做了大量工作。

6月1日上午,调研座谈会在宜宾市酒都剧场召开。宜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陈坤对全市非遗现状做了详细的介绍。市委统战部党派科科长曹利,宜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科副科长赵华等,及四川省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宜宾燃面传统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曹祉清先后发言。调研组一行与宜宾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 据了解,宜宾市有以驰名国内外的宜宾芽菜、南溪豆腐干为代表的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食品类)项目21项,其中省级非遗项目4项,市级非遗项目15项。另有县级非遗项目200余项。座谈会后,课题组随即在翠屏区、、长宁县、兴文县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工作,分别走访了“宜宾燃面”、“叙府糟蛋”、“双河葡萄井凉糕”、“苗族米酒”、“野生猕猴桃果酒”、“古法榨油”和“猪儿粑”等非遗项目。


两日行程中,课题组奔波千余公里。针对实地调研中发现的各方面情况,例如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化工业生产、非遗项目文化内涵的挖掘、品牌包装宣传推广、产品品质和销售模式、商标注册与保护、专利申请与保护、产品深度开发、打击假冒仿制、名录申报难度大等,课题组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沟通,并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据悉,民进四川省直工委自去年9月换届以来,从组织发展、骨干培养、制度建设、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全面加强参政议政工作。充分发挥会员界别、年龄结构不断改善的优势,努力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从多方面探索提升参政议政水平。该课题在筹备半年后正式进入实地调研,标志着省直工委继“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课题研究取得极大成功后,再次朝着推进参政议政成果落地,促进参政议政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作的又一次尝试。 作为2018年民进四川省委立项的重点调研课题,该课题旨在探索通过深度挖掘,积极推广我省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食品类),以期在更高的层次上更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本次课题调研,得到了民进四川省委会全力支持,得到了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和中共宜宾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宜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非遗保护中心、翠屏区和兴文县、长宁县相关部门对本次调研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接下来,课题组将细化宜宾市调研成果,同时在我省其他重点区域继续进行调研。通过课题组品牌营销、专利申报、产品研发、资本运作等方面专家的介入,以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政策为契机,全力推进课题成果的转化和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