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全
口号,《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把口号书写下来并张贴出来的便成了标语。
口号(标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既可以表达口号发布者的意愿诉求,也可以用来发动群众,凝聚民心,树立信心,协调步伐等。口号(标语)有很强的鼓动性,针对性,有较强的号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口号(标语)随处可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几十年革命和建设史上,口号(标语)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宣传工具。把各个时期的革命口号收集起来研究一番是很有意义的事。
我们这里说的“五一口号”是个专有名词,它有特殊的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天我们纪念它更有着不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九四八年四月三十日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而草拟并经毛泽东主席亲自修改后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布的一组共二十三条口号,这组口号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建国构想,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工农民众的关怀和敬意,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统一战线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各民主党,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贤达在新政权建立前夕的最后决战关头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襟和非凡气度,也表现了伟大革命家政治家毛泽东个人的谦逊,睿智,大度和远见。
1948年上半年,经过两年多的国内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局势已经泾渭分明。国民党势力已是强弩之末,加之国民党为扼杀民主进步而搞的“较场口惨案”、“下关惨案”、“李闻惨案”等惨案,使中国其他民主政党的部分人从“第三条道路”的幻想中清醒过来,转向同共产党团结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按惯例,每年的元旦、“五一”等重要节日,中共中央都会通过新华社对外发布口号、社论等,用以激励军队官兵和普通民众,提出下一阶段的中心工作和奋斗目标等。1948年“五一”前夕,时任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向中央电报询问“五一”劳动节中央有何重要事情发布。
廖承志的电报引起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民党统治即将崩溃,新中国即将诞生。正应该借纪念“五一”之机对外宣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号召社会各界为尽快结束战争成立新中国政权而努力奋斗。于是,“五一口号”一组24条初稿很快出炉,
口号内容围绕庆祝“五一”劳动节向解放军官兵、工农大众和其他界别的劳动者致敬,号召解放军奋勇杀敌,工人努力生产农民多打粮食支援前线。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等。 对这一组口号毛泽东十分重视,反复掂量,字斟句酌。
初稿第5条:“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以追求民族独立建立民主自由新中国为己任,历来反对一党一派的专制独裁统治,主张建立各革命阶级、各民主政党、各人民团体的联合政府,第5条只提“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显得逼仄局促,范围狭小,因为建立新中国是全民族的事,包括解放区和蒋管区,并且“更早的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也显得小气和目标模糊,中国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民主新国家。口号是要给人以方向指引和信心填充的。更重要的是“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投身革命事业的不仅仅是工人阶级和解放区的工人阶级,还有各民主党,各人民团体,广大的农民群众,民族资产阶级,小手工业者,中小商人、大学生等等等等。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都得到了各民主党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支持。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得到了他们的赞同。所以毛泽东将“五一口号”初稿第5条修改为: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一改,观点鲜明,态度明确,向各民主党和人民团体、社会贤达传递了明确的建国构想——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进而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最后成立联合政府。这就是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后来就真的在共产党引领下,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贤达代表邀请来北京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商定国是。可见毛泽东早就对政权组织形式和政府组成形式有着深刻而成熟的思考,后来的实践证明毛泽东的思想是正确的。
这一改,建设新中国思想之迫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态度之诚恳,涵盖范围之广,包括人群之众都是初稿无法匹敌的。
“五一口号”的第23条:
“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文韬武略,文治武功都是超一流的。他的领袖地位是一九三五年遵义会议以后确立的,他的威望是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逐步建立的,他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戴,长期革命实践证实他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是人民的领袖。在一九四八年“毛泽东思想”经过几十年的磨砺、丰富与完善已经形成并获得全党认同,以他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将建立一个崭新的人民民主国家。按照中华文明古国的思维,对尊者,对帝王希望他长寿,所以要祝福“万岁”。“万岁”是个敬辞,表达呼喊者的心愿也反映接受者的态度。再者说来毕竟全国还没有全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蒋政权败而未倒,“中华民国”气数将尽而未尽,新中国将成立而未成立,你用“中国人民的领袖”来指称毛泽东同志,虽然事实上是但为时过早,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同志历来反对个人崇拜。在他的许多讲话和文章中都有反对个人崇拜的表述,建国后用“毛泽东”命名的城市、街道等一个都没有。在我们的记忆中有一台火车头叫“毛泽东号”那是1946年东北的工人为支援解放战争而抢修出来的一个废弃火车头,工人们强烈要求命名为“毛泽东号”,同时也还有一台“朱德号”火车头。在解放区直到建国初期的全中国范围内,庄重场合如机关,部队,学校,事业单位的礼堂、会堂、办公室等地方悬挂的画像都是毛泽东和朱德的并列。在文革前期林彪怀着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推波助澜大搞个人崇拜,送毛泽东同志四顶桂冠“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伟大的导师”,毛泽东都十分反感和厌嫌,他说他充其量接受“导师”这一项。
所以毛泽东同志将这一条直接删除。体现了毛泽东的博大胸襟和谦逊情怀。
初稿第24条:
“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国共产党的确是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引导者,也的确是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但毕竟还没有成为国家的执政党,这个时候在解放区高喊共产党万岁没问题,但口号是通过新华社发布给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就要考虑不同受众的接受度。所以毛泽东将这一条修改成:“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这样,境界就高多了,全民族的解放当然是头等大事,中华民族解放了即是新中国成立了,新中国成立了当然祝福她“万岁”。
修改后的“五一口号”,一共23条。通过毛泽东的修改,更加简洁明了,更富有鼓动性和号召力,使人振奋催人奋进。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这样几点启迪:
一是牢记人民,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他也曾经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人民万岁!”习近平同志最近也说:“我们的国家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在刚刚闭幕的人大会议上还说:“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江山是人民打下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拥戴你,你当然要时刻牢记人民,为人民谋幸福。台湾作家李敖在《毛泽东的伟大在哪里》一文中曾经说过:“在他(毛泽东)之前,多少英雄豪杰都是为自己打天下,唯有他,为穷人闹革命。”在为人民服务这一点上毛泽东真真正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是牢记革命统一战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是十分重视统一战线。毛泽东吸取了列宁领导的前苏联的历史教训,列宁在十月革命前也不同其他政党合作,十月革命后更不允许有其他政党存在。列宁说过这样的话,不允许有反对党,但是党(布尔什维克)内可以有反对派。正是因为一党独存,一党独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才导致了后来斯大林的大清洗,以致于后来红旗落地苏联解体。中国共产党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从建国之初到文革前夕,在几十年的革命与建设历程中,中国的许多民主党,社会团体等进步的正义的政治力量都团结在共产党周围,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为取得全国胜利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卓越贡献。后来理论家们将革命统一战线总结为夺取全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所以毛泽东同志对“五一口号”第5条的修改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重视,对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期盼。
第三点就是反对个人崇拜。在反对个人崇拜这点上毛泽东堪称楷模。个人崇拜容易使被崇拜者个人膨胀,听不进去不同意见,给有些奸佞之徒以可乘之机,他们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跻身高位窃取权力来陷害忠良排除异已谋取私利,对人民对国家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身居最高位的革命领袖,一旦被崇拜者所蒙蔽,就容易迷失方向,犯下大错,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多的。毛泽东博览群书,二十四史烂熟于胸,他是很清醒的所以他将第23条直接删除,可见他的谦逊,清醒。
今年正值“五一口号”发布七十周年,中国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学习“五一口号”,缅怀,学习毛泽东修改“五一口号”的思想情怀并重温历史对我们当前的思想建设不无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