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沙龙 > 闲话杂谈 > 正文
 
观《平“语”近人》之感
(2018-10-31 15:32:00) 来源:绵阳

杨盛

十二集《平“语”近人》,共计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只留清气满乾坤,绝知此事要躬行,腹有诗书气自华,恶竹应须斩万竿,天下之治在人才,咬定青山不放松,天下为公行大道。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近日,央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第一集讲到沼气池的故事,我一听就入迷了。因为,这是领袖年轻的时候,为了这个“沼气池”的事能干成,专门到了咱们绵阳来把建设沼气的技术学会了带到唐家河的,这个事情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咱们那山村的山啊,都是光秃秃的,放牛牛都吃不饱,家里煮饭弄一些竹叶子、竹笋壳,或者是潮湿的谷草,烧得满屋浓烟,熏得人眼泪汪汪的实在难受,就挖了旱厕建沼气池。用上了沼气,呼、呼、呼的火苗子点燃奔赴改革大潮的新希望……

第十二集“天下为公行大道”,再一次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当中蕴含的深邃内涵,坚定了向先进齐的意识,坚定了跟党一条心,和党走一条路的决心。让我们啊,从内心向革命先驱致敬今天的“一带一路”,我的理解这是数代共产党人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集体智慧积淀起来的自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诠释这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思想的伟大智慧结晶!

近段时间,我积极学习,反复思考。同时,以微信工作群、朋友圈为载体,要求支部每个成员注意收看、或回看

民进三台县支部班子因势利导巧借力,将喜闻乐见、形式新颖的节目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媒体课堂”,使每名成员通过观看节目深刻学习思想,感受经典,领略习主席的治国理念和风采。

支部成员各自抒发了自己的感想,有些同志和我交流时说:“每一期的节目开播前,我都坐在那里等,观看后如获珍宝,习主席的每一个用典我们都如数家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第十二期第一个用典,阐释了我国广交朋友的理念,也展示了我国对待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一种交友价值观,更体现了习主席身为大国领袖的海纳百川。

我是个农村孩子,文化水平不高,经历武警部队的锤炼,国有企业多岗位的历练,在逐步成长的历程中,很容易理解和知道党中央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政策,是一个惠民利民的政策,开放包容、天下共赢,消除贫困,缩短差距能让世界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我们很多特色产品、包括一些建筑企业都赶上了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发了财,带动了家乡发展。我们这个农业大县也沾了光,乡村振兴的号角在东路嘹亮,综改区的变化,小康品质提升幸福质量。路比以前更宽了,各种车子多了,小洋房、民宿庭院比以前更了,丰收农民笑得比以前更甜了,这都是党出台了好的政策带来的福祉。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逐步实现中国梦……是党中央习主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提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民族大同的世界梦的宏伟韬略!

作为年近五旬的我,从感受理解《平“语”近人》出发,深知肩上的政治责任,本职工作的担当,社会服务的履职在新时期都更加重要。我将继续坚持“立足本职、思考全县”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思想和行动上捍卫核心,在工作和学习上围绕中心,在处事交朋友,讲学交流方面积极主动凝聚人心,做一名合格的参政党成员,做一名优秀的政协委员。

·上一条:明朝定远侯王弼家族墓在富驿镇
·下一条:一条多情的河(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