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 人物专访 > 正文
 
情自景中生 笔意恣纵横——民进会员王慧清其人其花鸟画
(2018-12-3 9:24:00) 来源:

 

                                                谢宗年

我和慧清女士相识已久,她既从政又从文,既是官员,又是作家、剧作家和画家。她多才多艺,著述甚丰,无论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都有斩获,且硕果累累。她是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李白研究学会顾问,国家艺术基金川剧《诗酒太白》编剧。曾获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终身成就奖,四川省文联推选为“优秀艺术家”。出版有长篇历史小说《李白》,创作有川剧电视连续剧本《太白进京》和音乐剧《牡丹亭》以及其他剧本共11部。出版个人画集4本,先后在宁波和马来西亚举办个人画展。参加国内外展赛有多件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东南亚以及日本、法国的爱好者收藏。由于她在文艺创作上样样俱佳,成绩斐然,被读者称为“大才女”,是一朵盛开的奇葩。

王慧清生长在李白故里江油,受到李白文化的熏陶,凭她的聪颖、灵慧,苦读深钻,在青年时如饥似渴地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经典,视书如命,废寝忘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迷”。她读书,力求甚解,融会贯通。由于她勤奋读书,积累了丰厚的知识,启迪了心智,滋润了心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她严于律己,低调做人,不浮躁,不张狂,潜心创作,默默耕耘,在她那片宁静的天空里,尽情地挥洒,自由地飞翔。

王慧清不仅在文学、戏曲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绘画上也展现了超群的才能她从小就喜爱画画,对画画有超凡的天赋;虽然因各种原因未能步入高等美术学府,但凭她的勤奋、聪明和灵气很好的艺术潜质,因而对艺术特别钟情和执着。小小年纪就练就了绘画的童子功,画小人、画花鸟,后来又画幻灯片,画舞台布景。“行之有恒,久之芬芳”,终究修成了正果。如今她是一位花鸟画家,尤以画牡丹著称,故誉为“王牡丹”。她的牡丹画,千姿百态,富丽典稚,生机然,色彩瑰丽,气象宏大,独具一格。有专家评论她的牡丹画“艳而不俗,美而不妖”。因此,其画作为国内外藏家竞相收藏。

中国人历来喜爱花鸟画,我国不仅是花鸟画的大国,而且是花鸟画的故乡。从宋元以后,千百年来,传统的花鸟画,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那就是借物抒情,“登山则情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物”、这“情”、这“意”,就是画家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感悟和审美体验,从而让自我充分融入到绘画的对象之中而达到诗意化的展现,正如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所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慧清承袭了传统的文人画风,她的画属于写意花鸟画。文人画,就是有别于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工的绘画。文人画注重画家的文化修养,讲求笔墨情趣,情感投入,强调神韵意形皆重。文人画家特别注重生活的积累,尤其是山水画家和花鸟画家,大自然是他们的老师,他必须深入生活,热爱自然,敞开心扉去拥抱自然,因为自然是个大课堂,只有在这个大课堂里,才能获得创作的灵感,才能寻找到诗情画意,所以他们在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中,总是自觉地把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紧密的联系起来,“灌输着灵动的血液”(贝多芬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景随人迁,情由景生,景中含人,人中有景。正如唐代张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便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以自然为师,以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以求神形兼备,“所变其体貌,不变其精神”(黄宾虹语),赋予绘画以生机、以活力、以不朽的生命。

王慧清的花鸟画特别是牡丹画,善于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审美的方式去表达心中的情感。她的画,沉稳,自然,洒脱,不刻意追求所谓的深沉和奇异,在恣意纵情间总是隐含着属于自己的那份闲情雅致。因而她的画,无论构图,立意,造型,着色,疏密,浓淡,都能见物会心,因物成趣,浑然天成。我国传统的山水和花鸟画,还特别注重意境。所谓“意”,就是画家的思想感情;所谓“境”,就是所表现的客观主体。没有意境就失去了翅膀,就没有艺术的生命。画画如同写诗,不能停留在对大自然的表面描摹上,机械地以形移形、以物壮物地再现,而是要通过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花一叶,寄予情,投以爱,表达画家的志趣、情趣、意趣、理趣,形成内涵充实、境界高深的美学风貌。

王慧清说,她画牡丹,主张融汇古今,追求形神兼备,崇尚大气磅礴的意境和欣欣向荣的神韵,要用笔下的彩墨,铨释放的生命,用健康美丽的生命华彩,驱除阴暗和忧伤,给人以希望和振奋。的确,纵观她的花鸟画作,总是充满鲜艳活泼的意象,充满自然生命的气息,观之如春潮涌动,花海汪洋,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心灵的启迪,从而激起审美的愉悦

 

·上一条:笃行仁爱 践行信仰
·下一条:坚实有力走好人生每一步--记民进巴中市委优秀会员吴磊